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纳米级Ag85B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免疫学特性检测.方法 利用S-layer/Streptag I这一具有自我组装能力的纳米模式嵌合结核杆菌分泌的Ag85B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g85B蛋白,表达后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Streptag I-SbpA-Ag85B成功构建,并可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得到的Streptag I-Sbpa-Ag85B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重组蛋白能被结核患者血清识别.结论 重组后的Ag85B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所建立的原核表达体系为新型结核疫苗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本文对67例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实验组: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孕不育门诊2003年4月~2004年6月确诊的67例女性不孕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33.6岁;病程2~9年,平均4.3年;原发性不孕39例,继发性不孕28例。均排除配偶不孕可能。对照组:有生育史,主述生殖道无不适的健康体检者50例,年龄22~43岁,平均31.5岁。1.2标本采集由临床医师用消毒干棉球除去待检者宫颈外口多余分泌物后,用一消…  相似文献   
4.
睾丸活检法可以检查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但手术有一定创伤,病人不易接受.应用直接低渗法制备生精细胞染色体.为分析少精及无精症患者的减数分裂过程,诊断男性不育的病因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臂间倒位是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一种类型,属遗传物质平衡重排.除了引起不育、早期习惯性流产、死产外,也有可能生出遗传病患儿.临床上最常见的是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倒位,X染色体臂间倒位较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不孕不育症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免疫学因素.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孕症(n=67),不育症(n=58)患者血清抗Hpylori-IgG,抗精子抗体,T细胞亚群及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H.pylori-IgG和AsAb依次为46.4%和21.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抗Hpylori-IgG阳性和阴性的患者AsAb阳性率依次为32.8%和11.9%(P〈0.01).血清抗Hpylori-IgG阳性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下降,血清IL-4,IL-6,IFN-γ,TNF水平均上升,IFN-1/IL-4比值下降(P〈0.05).结论:H.pylori是引起不孕不育的病原体之一,抗精子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不孕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感染可下调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Th2细胞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新近研究发现,致病性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也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等病理性疾病的发病,血吸虫感染也可下调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Th17细胞反应。本文综述了血吸虫感染下调自身免疫或过敏性疾病中Th1、Th2、Th17细胞的反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宋祥  杜久伟  戚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332-3334
复发性流产(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 )是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者,有学者建议,将连续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作为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2%。 RSA的病因复杂,主要有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异常、感染因素、内分泌异常、血栓前状态和免疫紊乱等[1],其中40%~60%患者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大部分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母体免疫系统能否识别并耐受胚胎抗原,将直接影响妊娠的建立与维持[2]。 URSA的发生被认为主要与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紊乱有关:能识别病原体分子的Toll样受体( Toll-1ike receptors,TLRs)在母胎界面的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3],而且,母胎免疫耐受的机理正常与否,主要受到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调控,所以Treg细胞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TLRs及Treg细胞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其内容多,涉及面广,而课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本学科的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高度综合。为此,要按质按量地实现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LR2、TLR4的表达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URSA患者、24例妊娠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表达TLR2、TLR4蛋白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PBMC中TLR2、TLR4 mRNA分别为0.52±0.04、3.26±1.37;表达TLR2、TLR4蛋白的PBMC比例分别为(32.36±4.18)%、(41.29±3.67)%;与妊娠对照组相比,URSA组外周血TLR4 mRNA及表达TLR4蛋白的PBMC比例差异显著(t分别为19.84和21.85,P均<0.05);URSA组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为(2.75±0.62)%,显著低于妊娠对照组的(5.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0,P<0.01);URSA患者表达TLR4蛋白的PBMC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呈显著相关(r=0.724,P<0.05)。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的CD4+CD25+Treg细胞、高表达的TLR4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