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形肺不张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圆形肺不张(Roundedatelectasis,简称RA)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肺外围一部分肺萎陷,临床较罕见,国内报告也不多,现报告2例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性,20岁,学生,发热38.5℃,右脚痛就诊,X纷购片检查发现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以利福平、异烟讲、乙胺丁醇、激素治疗。抽胸水一次500ml,H个月后胸水吸收,X线胸片发现右下孤立性圆形病灶,电视透视下转动体位于切线位时肿块与胸壁呈锐角,病灶定位于右肺下D忖【基底段,其直径4.SCmX4.scm,轮廓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右侧大片胸膜增厚,最厚部位与圆形病灶…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双对比钡餐铺以饮水X线检查 (简称钡餐辅水 ) ,提高了反流性食管病 (GERD)和反流性食管炎 (RE)的诊断率。现报告如下。1 方法对 30 9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病例作二步检查 :①同常规上消化道双对比钡餐造影 ,以观察食管下端及贲门的形态学改变 :食管下端粘膜皱襞增粗 >0 .3cm、颗粒样变、龛影、反流时贲门口 >1 .0cm、食管下端管腔狭窄、食管纵向缩短、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诊断为RE ;②饮水 1 5 0ml后转动体位并加腹压 ,观察胃食管病理性反流的动态学改变 :胃反流入食管钡液量多以致下段食管被完全充盈 ,并持续 1min、…  相似文献   
3.
肺错构瘤     
患,女性,54岁。主诉:胸闷1月余。 现病史:一月余来常感胸闷并脸部发热,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时有血压增高。于2004年体检时发现左肺异影,因无症状未作进一步检查。2006年4月因胸闷X线检查发现左上肺异影仍存在,遂来院作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左肺下叶背段解剖的特殊性,笔者拟将左肺下叶背殷周围型肺癌按部位不同又划分为主动脉隐南(aortathoracalisrecess简称ATR)内外二型.本院自1988年8月~1996年8月经X线检查发现、病理手术证实左肺下叶背殷周围型肺癌5例中,2例为ATR外型,病灶暴露,常规胸部X线片显示肿块清晰;3例ATR内型,占同期肺癌5.2%,其病灶隐匿,优质胸部正倒位X线片均不能发现肿块,反复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亦无阳性发现,极易漏诊,而传统的左侧顾后斜位支气管体层摄片对发现病灶及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左肺下…  相似文献   
5.
胸腔子宫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EM)是指具有不同程度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于官腔以外的部位。1860年Roki-tansky在1例尸检中首次发现EM后,直至本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当前,盆腔EM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日益增高[1]。胸腔EM虽属少见,但也不可忽视。1病因和发病机制EM病因至今不明。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以30~40岁发病率最高。月经初潮早、周期短、量多、有宫腔手术操作史、晚婚晚育、分娩妊娠少、有家族史者为高危对象。也有报告少数男性前列腺癌患者经前列腺及率九切除并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后发…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球     
陈恒  李镇中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1005-1006
简要病史 患者,男性31岁。于2005年1月体格检查摄胸片发现右上肺小结节,未治。10个月来,体重共减少了5公斤,但无其他肺部症状。今年4月某日晨起时发现痰中带鲜血丝1次,近2月出现有盗汗现象,但无咳嗽、发热、咯痰等症状。平素体健,不嗜酒烟。12岁时曾患肺门淋巴结结核,正规抗痨治疗6个月。  相似文献   
8.
胃恶性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 8岁 ,10个月前因黑便二次入院。近 1年全身乏力 ,头晕、厌食、体重减轻约 5kg ,外院曾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治疗后症状略有好转。体检 :贫血貌。体温 37.5°C ,心率 88次 /min。余无特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30 g/L ,红细胞 1.0× 10 12 /L ,白细胞 16 .4× 10 9/L ,中性0 .81,淋巴 0 .18。大便隐血 (++)。心电图 :无异常。腹部B超 :慢性肝脏损害 ,脾略大。胃镜检查 :贲门部小弯侧见黏膜下肿物 ,大小为 2cm× 2cm ,有分叶 ,菜花样 ,顶端溃疡。活检病理诊断 :胃低分化腺癌。X线检查 :胸片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9.
陈恒  黎毅仁  李镇中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506-1508
病史摘要 患者,男,69岁,2007年8月初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粘痰,一周后出现发热伴右胸部疼痛、胸闷症状。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无好转,病情渐加重,体温持续在38℃~39℃,出现中毒症状,立即转当地省立医院,胸片及肺CT检查示:右侧液气胸,立即施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抽出约400ml“乳白浑浊液体”,胸水细菌培饕为“星座链球菌生长”。经胸腔冲洗、引流以及抗炎、支持等积极救治等措施,2周后患者热退,咳痰及胸痛症状减轻,胸腔引流量渐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扫描和体层摄影对肺内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24例,CT和冠状位、矢状位体层的三维影像表现。结果:24例中,形态规则而又边缘光整4例,边缘呈锯齿状或粗长毛刺5例。肿块周围有渗出3例。形态不规则7例,段叶性实变5例。其中肿块密度不均匀19例,邻近胸膜反应8例。结论:Cr扫描综合冠、矢状位体层摄影对肺内炎性肿块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