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及槐耳浸膏(HEF)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病术后感染的抑制作用,了解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对本病术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腹腔注射人肝细粒棘球蚴囊液,3周后取外周血IgG抗体阳性鼠,分为药物治疗组(A、B、C组)和模型对照组(D组), 每组40只。A 组灌胃L-ABZ(75 mg/kg)、B组灌胃HEF(15 000 mg/kg)、C 组两药联用(阿75 mg/kg+槐15 000 mg/kg)。隔天1次,共 3 次。麻醉各组小鼠,打开腹腔,肝脏注射经PBS浸泡20 min的原头节(0.3 ml/只,约含原头节6 000个,下同),模拟开放式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术中外溢原头节再感染。缝合关闭腹腔,72 h后药物治疗组同法继续治疗1个月,D组灌服蒸馏水0.3 ml/只。E组(8只正常小鼠) 为空白对照。各组小鼠均于3个月后解剖。评价药物疗效(包括肝棘球蚴复发率、组织学观察、测定脾脏指数(SI)及IgG、IgE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另取上述外周血IgG抗体阳性鼠分为F、G、H和I 4组,每组约30只, 分别同上述A、B、C和D组同法灌胃治疗, 于肝脏分别注射经20% NaCl、75%乙醇、L-ABZ及PBS浸泡20 min的原头节, 观察其感染率。 结果 C组肝棘球蚴复发率为5.7%,低于A组(17.1%)和B组(24.2%);棘球蚴色泽发白呈结节状,生发层和角质层破坏严重。脾脏指数(A组为3.84±0.86、B组为3.95±1.01、C组为3.27±0.52)和IgE水平(A组为0.06±0.08、B组为0.07±0.08、C组为0.03±0.03)均明显低于D组(分别为5.46±0.52及0.20±0.02)(P<0.05),其中C组降低最为明显。CD8+水平,A组为16.61±3.89、B组为18.18±3.90、C组为15.38±2.63,均明显低于D组的32.90±4.71(P<0.05)。CD4+/CD8,A组为3.21±0.70、B组为3.05±0.66、C组为3.53±0.57,均明显高于D组的1.57±0.26(P<0.05)。C组CD8+降低、CD4+/CD8+升高最为明显。F、G和H组肝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0、0及23.1%,与I 组(31.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HEF可明显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与L-ABZ联用可抑制棘球蚴生长,降低术后复发率。L-ABZ在术中对于原头节的杀灭作用不及20% NaCl和75%乙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乳房成形以及乳腺癌保乳术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的热点,特别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于Ⅰ、Ⅱ期乳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有利于达到乳房美容学的要求,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本研究分析我院行保留NAC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来对比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与常规内囊摘除术在治疗复发性肝包虫后的复发率,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年间(1999 年~2007年)再次入院的复发肝包虫病患者7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30例:保留外囊的传统术式组;B组40例: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新术式).对临床观察指标原位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月(3月~96月).结果: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组原位复发率低于传统术式(P<0.05).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式能降低复发病例的再次手术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步建立包虫新鲜组织标本库的条件,摸索一套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建库方法,为更加系统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做好准备. 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07年8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以肝包虫病为主要诊断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的手术标本,分割后用编号的灭菌锡箔纸包好,迅速投入液氮转移罐,然后移至深低温冰箱长期保存.全部病例均经过临床与病理学检查予以证实.随即抽取其中部分组织使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以鉴定组织成分的完整性.结果:到目前为止共采集标本120例,随机抽取其中11份标本,经Trizol试剂提取总RNA, 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未见显著降解,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得出其OD260/OD280=1.6~2.0.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标本采集方法可保证标本库的质量,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病例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意义,并观察其生存质量、并发症.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28例绝经期早期乳腺癌患者,其中118例为Ⅰ期患者,10例为Ⅱ期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即刻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术后3个月对乳房外观、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外观优良率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乳房外观优良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0,P<0.05).3个月后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为(156.43±21.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1.32±2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67,P<0.05).术后并发症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皮瓣坏死、创面渗液、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2.00%、34.00%、2.00%,对照组的术后皮瓣坏死、创面渗液、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1.54%、42.31%、3.85%,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8,P>0.05).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在临床治疗绝经期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患者的临床获益大大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临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新型药物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建立AA的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分析,筛选可能有效的药物。纳入难治性AA患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和(或)雄激素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无效]作为研究对象评估疗效,6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生物信息学筛选结果显示盐酸二甲双胍可能对AA有治疗作用。纳入43例难治性AA患者(其中15例为重型AA),采用包含盐酸二甲双胍、环孢素A(CsA)和司坦唑醇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27例输血依赖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全部(100%)停止输血;40例贫血患者中,37例(92.5%)血红蛋白完全恢复正常;30例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中,28例(93.3%)升至50×109/L以上;35例白细胞低于2.5×109/L的患者中,31例(88.6%)升至3.5×109/L以上。40例贫血患者中,1例出现肾功能异常,停用环孢素A后恢复正常;18例出现转氨酶升高,加用保肝药物并减少司坦唑醇用量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环孢素A和司坦唑醇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AA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82年以来应用甘露醇治疗眼内出血10例。其中有外伤性前房积血7例,玻璃体出血2例,眼底出血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10例共11只眼,其中右眼5例,左眼4例,双眼1例。视力情况:光感3例,眼前手动2例,指数10cm3例。方法:20%甘露醇250cc,静脉滴注,一日二次,连续应  相似文献   
8.
以35g重量压迫裸露的大鼠胸T_(7~8)脊髓背侧5分钟,造成脊髓的压迫性损伤。伤后立即向蛛网膜下注射抗强啡肽A_(1~13)血清10μl(滴度为1:30000)或阿片k受体桔抗剂nor-BNI(100ng),并在创伤1、2、3小时分别给上述剂量的半量,观察伤后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给予抗强啡肽A_(1~13)血清后大鼠双后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nor-BNI组或对照组;nor-BNI组双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表明,强啡肽抗血清和nor-BNI均可有效阻止或减轻脊髓受压损伤后产生的局部组织坏死,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强啡肽抗血清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20 0 0年至 2 0 0 4年 ,我科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 12例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3岁 5 5岁 ,病程 2个月~2a。症状 :9例发生鼻中隔前下部易出血区之“毛细血管瘤” ,反复发作鼻出血 ,量不多 ,易止血。检查 :见易出血区有息肉样肉芽肿。 3例发生在中鼻道海绵状血管瘤 ,反复不易自止的鼻出血 ,量大 ,时有鼻塞。检查 :鼻中道触之有出血 ,瘤体质软 ,易出血。1.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 ,用 1%丁卡因棉签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2次 ,各 5min,取出棉签。将微波治疗仪功率选择在 4 0W ,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