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腾冲市棘球蚴病的感染现状,为制订棘球蚴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2017年报告病例为线索,选取报告病例所在自然村及毗邻的2~4个村,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开展人群棘球蚴患病情况调查。对报告病例所在小学的全体学生进行腹部B超检查,同时采集静脉血,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 G抗体水平。采用内脏剖检法调查牲畜和啮齿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采集报告病例所在自然村的所有家犬犬粪,检测犬粪棘球蚴抗原。结果进行B超检查3 153人,未发现棘球蚴病患者;检测血清376份,血清抗棘球蚴Ig G抗体阳性率为0.27%(1/376);中间宿主检查牛11头、羊113只、猪2 217头,鼠48只,未发现棘球蚴感染;检测终宿主犬粪251份,犬粪棘球蚴抗原阳性率为0.4%(1/251)。结论腾冲市部分乡镇存在棘球蚴病流行,应加强传染源犬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分析腾冲县2013年疟疾监测结果, 为开展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 情数据和监测资料, 分析该县疟疾流行情况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 主动病例侦查、 漏报调查、 哨点监测以及传疟蚊媒 的种群和密度等监测指标。 结果 结果 2013年腾冲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38例,其中间日疟118例、 恶性疟20例, 均为输入性 病例, 无本地感染病例。该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和病例报告及个案调查完成率均达到100%, 开展主动侦查57次, 未发现阳性病例; 开展2次漏报调查, 发现1例漏报病例; 在境内和境外同时开展哨点监测, 检测疟疾疑似病例172例, 共 检出阳性15例; 共筛查归国人员528人, 均为阴性。媒介构成以中华按蚊和凉山按蚊为主, 其次是微小按蚊、 多斑按蚊 等。结论 结论 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情基本稳定, 各项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但在疟疾防治及实现疟疾消除过程中仍面临一 些困难, 今后应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 以及疟疾防治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0-2015年腾冲市疟疾疫情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消除疟疾进程,适时调整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 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腾冲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0- 2015年,腾冲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 408例,以间日疟为主,共1 091例,占77.49%,且比例逐年增加;恶性疟256例,占 18.18%,比例逐年降低;三日疟5例,卵形疟1例,混合感染1例,未分型54例。共有1 390例输入性病例,其中98.06%的 病例为缅甸输入。年龄主要集中在21 ~ 40岁(90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03∶1。职业以农民和民工为主。2010-2015 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4-6月最多,发病高峰与流动人口回归有关。结论腾冲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比较严重,消除 疟疾工作面临很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腾冲市虫媒传染病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腾冲市2005—2020年的虫媒传染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腾冲市 2005—2020年共报告虫媒传染病8种10 820例,年平均发病率102.80/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7例,病死率0.06%(7/10 820)。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为疟疾、恙虫病,占全部病例的99.36%(10 751/10 820)。2005—2020年间各月均有分布,4—6月份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1.39%(4 478/10 820);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五合乡(360.54/10万),其次为芒棒镇(229.69/10万)、新华乡(172.70/10万),和顺镇最低(21.52/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5.46: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18%(8 676/10 820);本地感染病例占20.65%(2 234/10 820) ,输入性病例占79.35%(8 586/10 820)。结论 腾冲市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面临本地感染和输入传播的双重风险,应进一步强化病例监测和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降低虫媒传染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市蚊媒组成及分布特点,为腾冲市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和2013年8月,根据腾冲市地理位置选取南部(新华、蒲川)、中部(中和、清水)和北部(滇滩、固东)6个乡(镇)9个村,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对所获蚊虫进行鉴定、解剖、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捕获蚊虫14 266只,隶属于2亚科8属11亚属31种,优势蚊种北部地区为中华按蚊(1 729/3 440,50.26%),中部地区为昆明按蚊(990/2 888,34.28%),南部地区为三带喙库蚊(3 626/7 928,45.74%)。结论腾冲市蚊媒组成及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多种传染病传播媒介。因此,制定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腾冲市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的发现、诊断、个案调查和处置情况,为基孔肯雅病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人民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采集患者血液,用Real-time PCR法进行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媒介伊蚊调查;采取环境整治、灭蚊、防蚊隔离治疗,追踪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控制疫情。结果 患者2019年7月31日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疼痛,8月1日出现皮疹,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发病前有缅甸探亲史,确认为缅甸输入性病例,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同行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家庭周围人群未发现疑似症状者;滇滩岳家寨、猴桥及滇滩口岸均捕获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4.00、9.80、3.85;灭蚊喷洒90余户,面积2.3万m2,处置后,布雷图指数(BI)控制在5以下。结论 病例为腾冲市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调查处置及时有效,未发生继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镜检、抗原检测(RDT)和核酸检测(PCR)三种方法对疟原虫的检测效果,为基层选择合适的 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腾冲市 2015-2018 年发热病人的血样进行疟疾检测,以确诊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镜检、RDT 和 PCR 三种疟疾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 结果 610 份血样中,阴性 295 份,阳性 315 份,其中恶性疟 67 份、间日疟 245 份、混合感染 2 份、三日疟 1 份。 与确诊结果比较,镜检、RDT 和 PCR 的灵敏度分别为 95. 87%、94. 60%和 99. 37%,特异度均为 100%;假阴性率分别为 4. 13%、5. 40%和 0. 63%,阴性预 测值分别为 95. 78%、94. 55%和 99. 33%;假阳性率均为 0,阳性预测值均为 100%;三种方法与确诊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 为 97. 87%、97. 70%和 99. 67%,Kappa 检验结果显示均与确诊结果高度一致(P 均<0. 001);对单一虫种恶性疟的检测, 镜检、RDT 和 PCR 的符合率分别为 88. 06%、100%和 97. 01%;对其他三种疟原虫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 97. 97%、 93. 9%和 100%。 结论 三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综合考虑当前防治工作实际,抗原检测(RDT) 更适宜在基层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为适应当前中国消除疟疾阶段疟疾疫情特征、满足不同地区对疟疾风险评估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县域水平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疟疾的监测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疟疾风险相关研究的文献调研整理归纳指标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对所收集的指标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形成一个初步疟疾风险评估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开展一轮专家咨询会对初选指标集进行优化,辅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大于0.7,Kendall协调系数为0.225,χ2=137.868, P<0.05。建立一套有6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29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高危人群感染风险、输入风险、媒介可接受性风险、未及时发现病例风险、未有效处置病例风险、未维持与保障消除能力风险,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169、0.172、0.156、0.171、0.165和0.168。二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前5项分别是“疟疾检测的可及性”、“抗疟药储备的完备性”、“输入性疟原虫种类”、“输入性疟疾疫情强度”、“跨境人流量”,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074 7、0.069 9、0.062 7、0.057 8和0.049 9。结论 本研究中专家咨询结果满足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和协调性要求,权重确定方法兼顾专家共识与指标观测值的差异性,所构建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适应当前疟疾消除阶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腾冲市历年疟疾流行情况及防治措施,评估腾冲市疟疾防治工作成效,为指导疟疾消除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腾冲市1950—2017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防治措施和相关文件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腾冲市1950—2017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4 067例,死亡2 904例,病死率2.79%,1951年发病率最高,为4 817.12/10万,2017年发病率最低,为5.46/10万,1950—1989年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1990年后输入性病例逐渐增多,2006年输入性病例达最高峰,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17年降至最低。2012—2013年捕获按蚊12种,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全市均有分布,其次是昆明按蚊,主要分布于北部乡镇,微小按蚊在南部乡镇散在分布。防治工作经历控制疟疾流行(1950—1985年)、消除前阶段(1986—2009年)和消除疟疾(2010—2017年)3个阶段,2012年10月发现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2013—2017年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2017年11月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腾冲市疟疾防治成效显著,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存在中华按蚊、昆明按蚊、微小按蚊等疟疾传播媒介,下一步应加强监测,防止发生本地传播及输入病例继发传播,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