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1.
目的 提高患者24 h尿液标本留取合格率,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选取需要留取24 h尿液标本检验的患者。对照组为2021年1—5月50例住院患者,观察组为2021年6—12月53例住院患者。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7.30±12.88)岁,病程(5.78±4.82)年;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58.00±12.19)岁,病程(6.83±5.76)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使用DMAIC(define, measure, analyze, improve, control)循环,即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构成的过程,改进方法进行项目推进,同时利用鱼骨图工艺改进工具,优化24 h尿液标本的留取流程,并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比较两组患者留尿时间正确率、标本污染率、标本量不足率、记录尿量正确率、护士规范宣教率、满意度。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对照组留尿时间正确率为90.00%(45/50),观察组留尿时间正确率为100.00%(5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对照组记录尿量正确率为90.00%(45/50),观察组记录尿量正确率为100.00%(5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实施前后均调查50人,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由实施前的(3.86±0.57)分提升为实施后的(4.20±0.45)分,实施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0,P=0.001)。结论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管理,24 h尿液标本留取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效果,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出一套适用于医院推广和借鉴的留取24 h尿液标本的优化流程。  相似文献   
2.
"动-定序贯八法"是基于中医经典、名师传承及多年临床实践而凝炼的中医原创思维方式."序贯思维"是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其以气为一元而序贯万物为理论基础,通过平衡阴阳及运用五行制衡,在动态变化的疾病与有据可依的理论定律中序贯求和,对人体自身及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整体有序的把握,将中医临床中的"碎片化"思维进行有序连贯的串联,构...  相似文献   
3.
“动-定序贯八法”是范冠杰所提出的以“症状-证素-核心病机-治法-药串”为诊治特点的理论体系,强调应以动态思维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机,使疾病的辨证论治更具系统性、整体性、规律性。该文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的理论体系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出以动态思维、抓主症为辨治思路,以“瘀血阻络”为核心病机,以药串灵活组合、序贯治疗、内外同治为主要治疗手段,冀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体质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符合标准的正常组、MS前期组、MS组受试者理化指标及中医体质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典型相关性及Logistics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理化指标中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内脏脂肪数、腰臀比、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酸(UA)在3组间表现为正常组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恢复血流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键。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再生医学疗法可通过“治疗性血管生成”促进血运重建,为血管再生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新手段。因此,本文分别从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等再生医学疗法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各种人体测量指标在代谢综合征(MS)人群中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MS受试者的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风险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通过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数(cardiometabolic risk index, CMRI)评估心血管代谢风险,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人体测量指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1)各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腰围身高比(WtHR)、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fat index, VFI)、锥度指数(conicity index, CI)、体形指数(a body shape index, ABSI)、身体圆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 BRI)、腹部体积指数(abdominal volume index, AVI)]MS组明显高于非MS(P<0.05), 同时2组的CMRI评分及高心血管风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无论在总体人群还是在非MS人群或MS人群中, 校正混杂因素后, 心血管风险随着BM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消渴痛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对照组31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观察组给予消渴痛痹方,治疗10周。主要评价指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BPI-DPN)评分,次要评价指标为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评分、睡眠干扰评分日记(DSID)评分、患者总体印象变化(PGI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PI-DPN评分总有效率为75.9%,高于对照组的54.8%(P=0.019);PGIC评分总有效率为44.8%,高于对照组的9.7%(P=0.002);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58.6%,高于对照组的41.9%(P=0.049)。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头晕、嗜睡、双下肢无力等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痛痹方能明显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和前瞻性横断面病例研究的方法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人群的中医证素、四诊资料、体质特点、情志因素、社会背景、生活方式等进行研究,发现Met S的中医证型以脾肾气(阳)虚为多,占该病证型的76%;脾肾气(阳)虚证的核心症状为:乏力倦怠,畏寒肢冷,动则汗出,脘腹痞胀,便溏,夜尿增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性功能减退。基于阳气亏虚、枢机不利的核心病机,结合现代数据挖掘、健康智能物联网、健康管理与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最终构建了Met S早期中医识别模型、专用智能健康物联网,及具体的扶阳运枢法干预Met S的综合服务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扶脾补肾中药汤剂内服、中医起居调适、膳食指导、日光浴辅助疗法等,能够实现对Met S人群健康的动态辨识及个体化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研究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将9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研究。将病历资料中的中医证型拆分为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探讨代谢综合征不同病位及兼杂病性的分布规律以及合并症的情况,分析中医证素特征以及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91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为常见合并症。12种常见中医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湿浊瘀阻、气虚湿热互结、脾虚湿瘀、气虚血瘀、阴虚血瘀、脾肾气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亏虚、水湿瘀阻、阴虚热盛、肾虚血瘀。筛选出8种常见中医证素,分别是气虚、湿、脾、瘀、阳虚、阴虚、肝、肾。病性证素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湿、瘀、阴虚、阳虚;病位证素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肾、肝。不同性别的瘀、湿、肝、气虚证素百分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阴虚、气虚、瘀、肝证素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湿证素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性别与阳虚、脾、肾不存在相关性。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与非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脾证素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