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瘢痕疙瘩(KD)是一种继发于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以创伤愈合后仍发生持续真皮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Ι型前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1〕为特征,具备侵袭性生长及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的特点。该病多继发于皮肤炎症和创伤,不仅常见于青年人,也可发生于中老年。本文观察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中老年KD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西黄胶囊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西黄胶囊组(对照组)和红蓝光照射联合西黄胶囊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黄胶囊,每次1.5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每次20min,每周2次,同时口服西黄胶囊,每次1.5g,每日2次;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后2和4周各随访1次,观察患者皮损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5%,对照组为5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患者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消退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2和P=0.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且观察组患者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消退数目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和 P=0.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在红光照射治疗后有轻度头痛及恶心症状,下调照射剂量后症状消失。结论:红蓝光照射联合西黄胶囊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不仅与生活方式有关,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一些与糖尿病发生易感基因以及位点先后被发现,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生活方式与基因共同作用的糖尿病发生机制,为糖尿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微量营养素(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AM)对胰岛β细胞insulin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的影响,为应用天然抗氧化物的互补生物学作用,提高糖尿病状态下的胰岛素基因表达提供分子水平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LDS(multiply low dosage of streptozotocin)方法制备T1DM小鼠模型,分别联合添加4种AM(Se+VE+V+Cr)和7种AM(Se+VE+V+Cr+VC+硫辛酸+烟酰胺)进行干预,运用ISH、IHC及图像分析技术系统观察其对insulin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联合补充AM可明显增加T1DM模型小鼠胰岛β细胞insulin mRNA表达水平(P<0.05~0.01),提高胰岛β细胞insulin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产物量(P<0.05~0.01),可分别在转录与翻译水平明显上调胰岛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AM联合生物学效应可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上调T1DM时insulin基因表达,提高内源性胰岛素水平,拮抗糖尿病关键发病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