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日渐增多,为了进一步探讨青霉素在淋菌性尿道炎治疗中的地位,我们于1995年6月至1998年1月对156例男性淋病患者常规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分别给青霉素、青霉素加其他抗生素或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6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种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其中32只大鼠给参芪扶正注射液200 mg·kg-1·d-1口服,共8周,同时取15只糖尿病大鼠和10只健康大鼠作对照。试验前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压、尿蛋白、肾功能、血浆血管肾张素AngⅡ含量以及肾组织转化因子(TGF-β1)、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控制糖尿病肾脏体积的扩大、血压的升高,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功能(BUN、Cr均下降)、降低血浆Ang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同时还可降低TGF-β1、c-fos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其灰度值测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浆AngⅡ水平,控制血压,改善肾小球的“三高状态”,从而抑制了ECM增生,以达保护肾功能,缓延肾小球硬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薛青  张桦  李中和  王小娟 《中药材》2006,29(10):1120-1122
目的:探讨益肾疏肝泄毒祛瘀法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评价其对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肾泄毒祛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糖适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糖(P<0.05),但两组间差值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均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两组间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脂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下降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差值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降低了胰岛素及C肽水平(P<0.005),升高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性,两组间差值比较(P<0.01或P<0.05)。结论:益肾疏肝泄毒祛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通过降低血脂、高胰岛素血症,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了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药糖肾宁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的研究多采用长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无法进一步增殖和传代。因此目前常用骨髓细胞诱导培养法和RAW264.7细胞诱导培养法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以满足实验需要。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最佳方法。 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后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诱导或者取RAW264.7细胞单独加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观察生成破骨细胞的数量,评价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破骨细胞生成的量效关系;采用膜联蛋白V-FITC联合PI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 μg/L时,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最多的时间点在第六至七天;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0 μg/L时,高峰期出现在第四至五天。破骨细胞的形成数量随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刺激浓度升高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50 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与浓度关系曲线的转折点,高于150 μg/L以后破骨细胞形成数量的增幅明显放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即能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形成破骨细胞又可以促进其凋亡,通过破骨细胞计数比较发现在同一浓度(104/cm2)接种单核巨噬细胞后以30 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后,平均每单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所获得的破骨细胞数量最多。提示骨髓细胞或RAW264.7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皆简单可行,细胞接种的最佳浓度为104/cm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适宜刺激浓度为30-50 μg/L。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9岁,18天前感上腹部隐痛,局部可扪及一包块,伴发热、乏力、消瘦于1973年10月22日入院。检查:慢性病容,右上腹季肋下四指处可扪及一鸭蛋大小之包块,质硬有触痛,表面完整,随呼吸上下移动。血红蛋白8.5g,白细胞12,700,中性75%,血沉33mm。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窦部大弯侧见  相似文献   
7.
病理生理学国际化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新教学模式。病理生理学作为沟通基础与临床各学科间的“桥梁”学科,使之尤其适于采用基于临床问题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如何顺利实施这一教学活动是我们着重思考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病人血浆内皮素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病人血浆内皮素 (ET)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的影响。方法 :将 5 8例病人分为川芎嗪组 (31例 )和对照组 (2 7例 )。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福辛普利、双嘧达莫、环磷酰胺等治疗 ,川芎嗪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于治疗 4wk后测定血浆内ET ,2 4h尿蛋白定量、一氧化氮 (NO)、过氧化物岐化酶 (SOD )和LPO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血脂降低 ,肾功能好转 ,ET含量由 (63± 8)ng·L- 1下降为 (5 7± 8)ng·L- 1(P <0 .0 1) ;LPO含量由 (3.8± 0 .7) μmol·L- 1下降为 (1.3± 0 .8) μmol·L- 1(P<0 .0 1)。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抑制血浆ET的产生、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对增殖性肾炎病人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0岁。因胸闷伴睡眠中发作性抽搐8月余而入院。家人发现患者于熟睡中,时有发作性两眼上翻,四肢抽搐,呼吸暂停,口唇紫绀,二便失禁,历时1~3分钟后,即自行缓解。醒后对发病情况缺  相似文献   
10.
米勒链球菌(S.米勒)是口咽部、低胃肠道和阴道的共生菌,偶尔伴有深部感染。这种菌可出现α、β或γ溶血,而且显示有兰斯菲尔德型抗原的变异,尤其是F、C、C和少数的普通A群。此外,S.米勒的分类学地位尚有争议,严格地说,依其时乳糖发酵的能力,它应归类于咽部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非溶血菌株。鉴于它的自然变态,S.米勒从其它β-溶血的链球菌具有兰斯菲尔德型抗原的A群(化脓性链球菌)、C群(类马链球菌和动物表皮链球菌)或G群(人类生物型G群)中进行鉴定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