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吸虫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均为青年和成年人,男性(57.1%)多于女性,大多数是在疲区居住的农民(69.0%);临床表现呈复杂性、多样性,误漏诊13例(31.0%);全部病例在流行区均有食半生石蟹或饮溪流生水史,肺结核和肺吸虫病均通过痛原学检查确诊.结论:肺吸虫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影像学有时也难分辨,必须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2.
经纤支镜诊断菌阴肺下野结核60例及其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下野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误诊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0例曾经被误诊,后经纤支镜检查确诊的肺下野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纤支镜下表现:中、下叶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最多见,分别为 25例 (41.7%)和 20例(33.3%),其次为管口狭窄 7例 (11.7%)。四种方法联合检出的 60例肺结核中,单纯刷检抗酸杆菌阳性 37例 (61.7%);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阳性 46例 (76.7%);BAL+镜检后痰检 +组织活检诊断肺结核 52例 (86.7%)。结论 纤支镜检查能提高菌阴肺下野结核的诊断率,刷检、灌洗、组织活检及镜查后痰检可互相补充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3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38例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患者,经外科手术、纤维支气管镜钳夹而得到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最常见.27例(71.1%)患者有典型的Ⅹ线征象,表现为空洞内低密度球形病灶,围绕以半环形气带或新月形气腔;11例(28.9%)有不典型的Ⅹ线征象,表现为不规则透光区内壁欠光滑,大片状病灶中有低密度结节状或球形阴影,与周围病灶似有间断线状间隙或未见明显间隙阴影.1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12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曲菌球所在的肺叶(11例)或一侧肺(1例),6例毁损肺继发曲菌球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70%乙醇2~5 ml治疗,其中2例经行反复胸部叩击、咳嗽治疗后治愈.结论 在正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或疗程结束之后的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咯血,胸部CT或Ⅹ线胸片显示病灶增多时,应考虑继发性肺曲菌球的可能.对于纤维支气管镜能到达的肺空洞内曲菌球可首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纤维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的肺曲菌球应选择外科手术切除,也可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注入乙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1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合并心律失常的118例设为心律失常组,未合并心律失常的32例设为非心律失常组,对比分析两组年龄、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心律失常组年龄60岁以上构成比,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0岁、呼吸道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对肝功能影响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6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16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结核病人中有68例(38.6%)出现肝损害,HBVM阴性患者1490例中出现肝损害70例(4.7%),另有80例未测HBVM者中22例(27.5%)出现肝损害。HBVM阳性与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时间多为15~90d。结论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对HBVM阳性者宜选择对肝脏损害较轻的药物,同时给予适当的护肝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23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脓肿型的颈淋巴结予以摘除,8例溃疡瘘管型,经瘘管切除、淋巴结摘除后残腔反复冲洗并作部分带蒂胸锁乳突肌填充。残腔常规链霉素置药,过敏者改用利福平。术后予以抗生素结合化疗治疗,23例均1期愈合,7天拆线。出院后继续联合化疗(2HRZE/7HRE)9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对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型和溃疡瘘管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合化疗可缩短病程,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与肺癌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处,尤其是二者合并时,常给诊断带来困难,造成漏、误诊。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以来共收治418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3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均被误诊为单一肺结核,占本院同期肺结核住院病例的0.86%。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老年自发性气胸46例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 ,但老年自发性气胸多在肺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文对我院 1992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间门诊及住院的老年自发性气胸误漏诊 46例进行分析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46例中男 33例 ,女 13例 ,年龄 6 0岁~ 87岁 ,平均年龄 71岁。原有肺部基础疾病 44例 ,占 95 .6 5 % ,其中COPD合并感染 2 8例 (6 0 .86 % ) ,肺结核合并肺气肿感染 14例(30 .43% ) ,支气管哮喘 2例。1.2 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 诱因 :剧咳 2 4例 ,用力屏气 6例 ,过度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间皮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进行影像学观察,分析鉴别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同时进行胸水化验,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胸膜结核瘤女性占比62.50%,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显著多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而咳嗽、并发气胸人数显著低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确诊后未行手术的4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27例,病灶不变者7例,7例患者因病灶进一步扩大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应用CT扫描可有效诊断胸膜结核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评价T SPOT.TB、痰涂片及TB DNA3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3
例结核病患者,同时选取45例非结核患者作为对照,应用3种方法平行检测,比较其对结核病的诊断效
果。结果 无论结核总体组、肺结核组, 还是肺外结核组,T SPOT.TB 的阳性率和敏感度(88.35%、
91.43%和81.82%)以及AUC 均为最高(0.875、0.890和0.842),痰TB DNA 次之,痰涂片最低;特异
度比较,痰涂片最高(100%)、T SPOT.TB 次之(86.67%)、痰TB DNA 最低(77.78%);3 组中T
SPOT.TB与痰TB DNA 阳性率比较,χ
2=15.646、6.295、10.882,犘=0.000、0.012、0.001;胸水TB
DNA 的阳性率(93.94%)显著高于痰TB DNA 的阳性率(42.42%) (χ
2=20.184,犘=0.000)。结论 
T SPOT.TB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胸水TB DNA 检测对于结核性
胸膜炎不失为可选择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T 细胞斑点试验;痰涂片;聚合酶链反应;诊断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73 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