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慢性乙肝纤维化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苦参碱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肝纤四项及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PCⅢ、LN、CⅣ,提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升高血清IFN-γ含量(P〈0.01);在降低ALT、AST、HA、PCⅢ、CⅣ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VDNA阴转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碱联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可升高血清IFN-γ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同时还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V复制标志物阴转,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手上穴位偏头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上穴位偏头点组(15例)和常规针刺组(15例)。手上穴位偏头点组就是在手上穴位偏头点进行针刺:常规针刺组按三叉神经痛来选穴进行针刺治疗。采用针刺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的时间长短以及治愈后在一定时间内有无复发作为病程评定标准,治疗时限以三叉神经痛消失和一夜醒后不再出现三叉神经痛恢复到正常为度。结果:手上穴位偏头点组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痊愈率为93.33%,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各种三叉神经痛级的66.67%,并缩短治疗周期和用针的数目,减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恐惧感。结论:针刺手上穴位偏头点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显著改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促进三叉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胆酸的含量,以硅胶G为薄层吸附剂、氨仿-乙醚-冰醋酸(2:2:1)为展开剂、10%磷钼酸无水乙醇液为显色剂,照薄层色谱法进行线性扫描λs=700nm,λR=450nm,线性范围:0.768~2.304μg,平均回收率为97.3%。RSD=2.60%,n=5。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病毒肺炎占较大比例,并且具有发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的特点,严重的可危急患儿生命.仅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中药对治疗病毒性疾病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应用中药小儿肺炎水煎剂治疗病毒性肺炎取得较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