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3.0T MR的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与常规剂量CT平扫进行对比,探讨UTE-MRI对肺结节显示的能力,分析其在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1例患者,行CT平扫及3.0T磁共振UTE序列扫描。以CT检出结节数量及影像特征作为金标准。2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诊断医师独立记录CT及UTE肺结节数目及形态特征。结果:31例患者CT共检出41枚结节,UTE序列检出40枚结节(检出率97.6%)。UTE检出分叶征28枚,几乎接近金标准CT图像(29枚),检出率为96.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E检出病灶中心不均质性(19枚),检出率高于CT(10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TE显示毛刺征数量(15枚),低于CT显示(20枚),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E显示胸膜牵拉数量(11枚),高于CT显示(9枚),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TE序列对于肺小结节(≥4 mm)检出有高的敏感性,可媲美CT成像,且可提供接近于CT的影像学特征,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恶性肿瘤的MRI征象,提高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其中卵巢上皮癌12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小细胞癌3例、淋巴瘤1例、转移瘤2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回顾性分析其MRI征象。结果:卵巢恶性肿瘤MRI表现为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肿块质地不均,其中囊性肿块4例,实性肿块4例,囊实性肿块12例,囊壁、壁结节和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有相似之处,分析其相关征象对卵巢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及高分辨率CT(HRCT)3种扫描方案对尘肺的诊断能力,以期确定最佳方案。方法 37例经专业机构确诊的尘肺患者均经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及HRCT3种方案扫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该3种方案对尘肺特征性表现,小阴影、大阴影及进行性团块状纤维化(PMF)及纤维化早期表现及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 3种扫描方案对小阴影、大阴影及团块状纤维化(PMF)的检出例数相符,均为36例、20例及16例,而对于大、小阴影及PMF周围的瘢痕肺气肿、肺纹理扭曲等征象,以HRCT显示较清晰。HRCT对早期肺间质纤维化,诸如胸膜改变、小叶间隔增厚、小叶肺气肿及蜂窝状影的显示例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组(P〈0.05)。除肺气肿外,3种方案对其他合并症肺结核、肺癌及呼吸系统感染等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均可用于尘肺的普查与诊断,为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应尽可能采用低剂量CT扫描。而对于肺间质改变的观察,HRCT应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能谱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6例NSCLC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双期增强CT扫描,计算纵隔淋巴结的双期能谱参数[如碘基值(IC)、水基值(WC)等],鉴别转移及非转移性,与病理结果进行一一对应,并与淋巴结短轴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纵隔淋巴结110枚,其中转移57枚,良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脑黑质结构的病变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从影像学角度来看,结构微小的黑质空间位置信息、体积以及3D结构形态的分析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工具,因此其三维形态的研究工作尤为重要.由于恒河猴与人类的生理十分相似,这使它成为许多科学研究中比较理想的实验对象.目的:对传统的形状插值方法进行改进,并运用于恒河猴脑黑质断层图像.方法:较常用的形状插值方法是对变换后的相邻两层距离图像进行线性加权平均,从而获取中间层.试验中考虑多层相邻图像空间位置对插值图像的影响,然后进行非线性加权获取中间层.结果与结论:对插值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并运用于恒河猴脑黑质的三维重建中.该形状插值改进方法可以较好地运用于层片稀疏且结构细微的核团插值工作中,从而为与细微结构相关的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3.0T磁共振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定量技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1名,其中男25名,女26名。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值(T值),采用3.0T磁共振IDEAL-IQ检测椎体骨髓FF值,两项检查在同一天完成。以DXA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骨质正常组(T值≥-1.0 SD,25例)和骨质疏松组(T值≤-2.5 SD,26例)。比较两组FF值,并分析FF值与T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F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 与骨质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年龄、FF值较大,T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F值与T值呈负相关(rs=-0.642,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F值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AUC(95%CI)=0.922(0.879~0.965),P<0.001],最佳截断值为50.42%,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8.10%,特异度为82.60%。结论 3...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序列及PWI图像采集。A研究:将31例受检者分为屏气组、自由呼吸组,对所得图像效果进行评分对比。B研究:根据53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正常组15例,炎症组19例,肿瘤组19例,采用自由呼吸法心电触发PWI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所得PWI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A研究:自由呼吸组肺部灌注图像评分高于屏气组[(2.50±0.39)分vs.(0.87±0.35)分,P<0.05]。B研究:平均通过时间、肺血容量、肺血流量在正常组分别为(726.31±222.44)ms、(139.44±80.14)mL/g、(117.95±71.60)mL/(min.100g),在炎症组分别为(846.90±108.53)ms、(96.02±25.76)mL/g、(67.51±13.22)mL/(min.100g),在肿瘤组分别为(1 023.49±286.29)ms、(342.18±117.67)mL/g、(222.18±107.99)mL/(min.100g),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呼吸法心电触发PWI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肺部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0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2例高龄经产妇临床资料作为高龄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分娩的154例非高龄经产妇临床资料作为非高龄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不良妊娠结局,根据高龄组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29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113例),统计高龄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单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组、非高龄组有流产史产妇构成比分别为73.24%、54.55%,高龄组有流产史产妇构成比高于非高龄组(P<0.05)。高龄组、非高龄组早产儿构成比分别为11.27%、3.25%,高龄组早产儿构成比高于非高龄组(P<0.05)。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孕期增重、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无流产史、产检次数、是否软产道损伤及是否子宫收缩乏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10 kg、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流产史、产检次数<5次及子宫收缩乏力均为高龄经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33、2.992、2.680、2.450、2.450,P&l...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脑黑质结构的病变是导致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从影像学角度来看,结构微小的黑质空间位置信息、体积以及3D结构形态的分析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工具,因此其三维形态的研究工作尤为重要。由于恒河猴与人类的生理十分相似,这使它成为许多科学研究中比较理想的实验对象。目的 对传统的形状插值方法进行改进,并运用于恒河猴脑黑质断层图像。方法 较常用的形状插值方法是对变换后的相邻两层距离图像进行线性加权平均,从而获取中间层;这里我们考虑多层相邻图像的空间位置对插值图像的影响,然后进行非线性加权获取中间层。结果 对插值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并运用于恒河猴脑黑质的三维重建中。结论 本文的形状插值改进方法可以较好地运用于层片稀疏且结构细微的核团插值工作中,从而为与细微结构相关的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科影像摄片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摄片质量。方法通过成立质控小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进行自查并记录结果。结果各组一级片率均达到三级医院的考核标准,包括普放(51.25%)、CT(84.17%)、MRI(66.7%)及乳腺(49%)。通过自评查找出图像质量问题的原因。结论只有不断完善影像摄片质量控制体系,树立质量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影像摄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