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输刺法是《内经》五刺法之一,其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通过研习有关文献、分析原文及临床跟师学习明确其操作要领及应用范围,并且和九刺,十二刺相鉴别。阐述输刺法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两种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抑制剂(PCSK9i)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2月~2021年7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接受PCSK9i治疗的ASCVD患者148例,依据其用药种类不同,将其分为依洛尤单抗组(n=103)和阿利西尤单抗组(n=45)。基本治疗方案是以他汀为基础联合PCSK9i的降脂方案,有20例患者予以PCSK9i单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血压、心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学历、住院时间、既往病史及术后用药情况),并且用药2(中位数)月后复查血脂水平,观察患者血脂降幅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相较于阿利西尤单抗组,依洛尤单抗组患者舒张压(P<0.05)和谷草转氨酶(P<0.01)水平更低,且LVEF(P<0.05)水平较低,术后服用阿司匹林(P<0.05)和ACEI/ARB(P<0.05)的比例更高。用药后两组患者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依洛尤单抗组患者HDL-C水平升高较为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阿利西尤单抗组较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水平更低(P<0.01)。依洛尤单抗组和阿利西尤单抗组患者LDL-C<1.4 mmol/L的达标率分别为65.3% vs. 84.2%;LDL-C<1.8 mmol/L的达标率为80.0% vs. 94.1%。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种药物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肌酐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两组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二者的安全性均较为良好但在降脂达标率方面阿利西尤单抗略优于依洛尤单抗。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是东垣诸方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剂,最能反应李氏在中医辨证中"益气升阳、兼泄阴火"的思想,其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也相当完备。因此,该文通过对"补中益气汤"所治疗的临床病证、其方药化裁,以及该方应用思路等方面总结,来探讨"补中益气汤"在《脾胃论》中的应用思路,对提高经典方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脂肪肝是世界范围内肝脏相关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酒精摄入会负向调控肝脏正常的脂质代谢,而肝脏对酒精最早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脂肪变性,其严重程度被认为与酒精性肝病中晚期进展密切相关。线粒体作为内源性活性氧的主要生成位点和生物能量代谢的关键场所之一,在调节肝细胞氧化还原和脂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酒精诱导线粒体内活性氧的大量生成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抑制线粒体β氧化,造成大量脂肪酸在肝内异常累积,最终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本文主要从酒精诱导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β氧化、线粒体自噬、缺氧和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等角度探讨了其与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的潜在发病机制,并回顾了与线粒体相关的其他转录因子对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累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