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分析安徽省枞阳县1979~2005年钉螺扩散与长江水位的关系,并对特大洪水溃堤的凤仪洲乡血吸虫病疫情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近27年枞阳县累计新增钉螺面积1562hm2,其中钉螺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发生在长江高水位当年或之后的2~3年。凤仪洲溃堤后新增的钉螺面积未进一步扩大,但活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人与家畜的感染率较高。结论洪涝灾害是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反复以及难以控制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及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利用1979—2005年长江水位资料,分析钉螺扩散与洪水水位的关系,同时对特大洪水溃堤地区进行血吸虫病疫情现状调查。结果27年中有新发现钉螺和钉螺回升15年,累计新发现1059.86万m2,回升501.89万m2,其中钉螺面积大幅度增加主要发生在高水位当年或随后的2~3年,新发现和回升钉螺主要为江滩和洲滩;特大洪水溃堤地区钉螺面积未见扩大,病情稳定,但螺情调查活螺密度及感染性钉螺密度较灾前分别增高112.1%和204.5%。结论洪涝灾害造成钉螺扩散,在水位无法控制的江洲滩地区灭螺效果难以巩固,洪灾后应加大对江洲滩地区螺情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3.
2005年安徽枞阳县团结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探索流行规律,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枞阳县山山镇团结村设立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现将该点200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县自2005年开始对团结村展开了疫情监测工作[1],现将200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防治血吸虫病效果。方法收集枞阳县2008-2014年人群查病、急性感染、耕牛查病、钉螺调查、健康教育、改水改厕、淘汰耕牛等资料,统计分析有关疫情变化。结果 2004~2008年枞阳县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由2.62%降至0.42%,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2.38%降至0,急性感染仅发生6例,2013年后无急性病例;钉螺感染率逐年下降,2013年后未查到感染性钉螺,但活螺密度降低不明显。结论枞阳县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当地流行因素复杂,钉螺面积大,需继续坚持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健教)作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先导及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已被普遍认可。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少危险因素,降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