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外用盐酸布替萘芬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于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用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并与联苯苄唑乳膏(孚琪乳膏)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23岁。因全身皮肤颜色异常10余年,于2011年4月18日就诊。患者自5岁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颜色异常,逐渐加重。10岁时指(趾)甲开始出现萎缩,口腔黏膜出现白斑,并反复出现甲周红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1岁.脐周丘疹水疱7年,于2008年7月24日至本院就诊.患者少年时喜抠挖肚脐,时有红肿、疼痛,经消炎治疗后可好转.7年前发现脐周出现少量簇集性水疱,约针尖至米粒大,疱壁厚,疱液清亮,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未予重视.上述水疱逐渐增多增大,呈粟粒至绿豆大小,部分呈血性水疱,部分水疱可有黏液流出.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其他疾病,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一直认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re Heart Valvular Disease SDHVD)是老年改变的一种自然进程。直到60年代后期才被视为一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8岁。眼口干燥2年,反复面部、上肢水疱1年余,加重4个月。于2012年7月1日收住我院。1年多起面部点片状水疱,色素沉着,日光照射后明显加重,逐渐累及双手、双臂,水疱破溃后色素沉着。近4个月加重,并发现尿液颜色较深,呈砖红色。无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酗酒史,无进食泥螺、灰菜等光敏性食物史,无毒性化学物质接触史。无发热、口腔溃疡、脱发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9岁。四肢皮疹2年。四肢伸侧、双侧手足背及指趾结节、斑块,呈紫红色或黑红色,境界清楚,质硬,无压痛,双足背部分紫红色斑块融合成大片。实验室检查HIV(-)。皮肤组织病理诊断Kaposi肉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1岁。脐周丘疹水疱7年,于2008年7月24日至本院就诊。患者少年时喜抠挖肚脐,时有红肿、疼痛,经消炎治疗后可好转。7年前发现脐周出现少量簇集性水疱,约针尖至米粒大,疱壁厚,疱液清亮,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未予重视。上述水疱逐渐增多增大,呈粟粒至绿豆大小,部分呈血性水疱,部分水疱可有黏液流出。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其他疾病,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8.
头部血管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早期的表现往往缺乏特征性,容易被误诊,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长期酗酒致烟酸缺乏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5岁。因双上肢溃烂1个月,口腔黏膜溃烂2周,伴发热2d,于2003年7月17日入院。患者有酗酒史30余年,每日250-500mL。1996年因四肢皮肤刺痛伴麻木感在外院诊断为“酒精性周围神经炎”。症状逐年加重。1999年曾出现双上肢皮肤红斑破溃,外用药物后渐好转,近1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再次出现双上肢溃烂,近2周来口腔黏膜溃烂,伴畏寒发热2d,  相似文献   
10.
复方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敏  施佳音  赵敏 《中国药房》2011,(24):2265-2267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复方苯巴比妥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并分析复方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结果与结论:未见复方苯巴比妥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报道。临床应高度重视复方苯巴比妥所致不良反应,应用时需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