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寻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60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等量分为两份,每份3ml,一份标本常温下进行标准检验,另一份人工溶血后检验,对比相同检验项目结果的差异。结果: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中ALT、AST、LDH、ALP、K、CK、Na、TP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C1、BUN、Cr、GLU、UA、GGT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溶血的发生,避免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结果的错误报告,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PCT、CRP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这些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哮喘组、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和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其中单纯哮喘组患者有26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有29例,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有45例。对这100例患者空腹静脉血的化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血液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 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研究这三组患者PCT和CRP的水平在诊断其所患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及单纯哮喘组患者PCT、CRP的水平,三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三组患者患者PCT、CRP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哮喘组患者和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PCT、CRP的阳性率,三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哮喘合并细菌感染者可通过检测其PCT和CRP的水平进行鉴别诊断,这两项检测结果还可作为患者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临床诊疗中用金标试纸快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在HbsAg检测中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金标试纸法和ELISA法对1970例标本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6.47%,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标法试纸法具有准确,省时、简便等特点,可以替代ELISA法在临床诊疗检验乙肝表面抗原中广泛应用,是预防乙型肝炎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血患者受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及分布,为临床输血方法指导建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 279例受血前患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包括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苍白密螺旋体抗体(Anti-TP),同时使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分析阳性率及不同科室阳性率分布。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69例,阳性率5.04%;2例HIV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均出现在产科,梅毒检测阳性主要出现在妇科。结论输血患者受血前血清感染性指标存在一定阳性比例,应加强筛选,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分离大鼠肝细胞(parenchyma cell,PC)、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EC)与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C)的操作方案。方法采用EDTA/胶原酶两步灌注法获取肝细胞悬液,通过低速离心首先分离出PC组分,然后通过链蛋白酶E去除非实质细胞(nonparenchymal cell,NPC)中的PC,最后通Nycodenz和Percoll溶液进行梯度离心分离并纯化HSC、SEC和KC,体外培养并观察各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PC、HSC、SEC和KC平均每克组织产量分别为(26±9.2)×10~6、(1.5±0.2)×10~6、(7.4±1.5)×10~6和(3.1±0.9)×10~6,活力分别为(93.1±2.3)%、(90.1±3.4)%、(96.2±2.1)%和(98.2±1.7)%,纯度分别为(98.5±1.2)%、(95.1±2.5)%、(93.6±3.6)%和(98.1±1.4)%;H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丧失维生素A,转化为肌成纤维样(myofibroblast,MF)细胞;SEC在体外培养第3天出现凋亡,至7天凋亡达到顶峰,随后少量存活的细胞在体外增殖,至培养14天时形成典型的"铺路石"形态;培养14天的SEC保留清道夫功能,但丧失窗孔结构;KC可在体外增殖,培养至14天仍具有吞噬功能,表达特征性标志CD68。结论本方法可同时分离大鼠肝脏细胞,细胞数量、纯度和活力可满足下游实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ROCHE Cobas 600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性能,以确定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方法按照ISO 15189的要求,对Cobas 6000检测项目CA125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进行验证。结果该仪器准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均在ISO 15189允许范围内。结论ROCHE Cobas 6000各项性能均符合仪器要求范围,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