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NND2基因敲除对小鼠小脑神经元发育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小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均为7周龄:野生型 (WT) C57BL/6J 小鼠为对照组,CTNND2基因敲除纯合子 (CTNND2-/-) 小鼠为实验组,PCR检测CTNND2-/- 小鼠的基因型。平衡木实验、悬挂实验和步态分析实验检测两组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染色、高尔基染色检测小脑普肯耶细胞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磷酸化突触蛋白1(p-Syn1)、突触蛋白1(Syn1)、ELKS和突触后致密蛋白 95(PSD95)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WT组相比,CTNND2-/-小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延长,通过平衡木的比例下降,悬挂时间缩短,悬挂得分减少,前爪步幅长度和后爪步幅长度均缩短;CTNND2-/-小鼠小脑中普肯耶细胞数及其树突的分支数均减少;p-Syn1/Syn1、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以及ELKS、PSD95和PI3K表达水平均低于WT组。 结论 CTNND2基因敲除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影响小脑普肯耶细胞的数量和树突结构以及突触相关蛋白的合成,导致小脑发育障碍,从而影响小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朝阳区各大医院进行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结果:全区0~4岁儿童14名死亡,3名死胎、无死产,其中4名儿童意外死亡。结论:意外死亡居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第1位,进行儿童意外死亡各种因素的调查分析已显得十分迫切。做到早发现、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一个月前,郭先生打羽毛球时伤了脚。几天后,郭先生开车踩刹车时发现右脚使不上劲。检查发现,郭先生的右脚属于陈旧性跟腱断裂。跟腱位于小腿后方,对行走、跳跃、跑步等动作的完成有重要作用。在羽毛球运动中,跨步、起跳较多,跟腱最容易受伤,受伤时往往还能听见跟腱断裂的声音。由于跟腱断裂后只是感觉脚使不上劲,急性期过后也不是特别疼痛,因此常被误认为普通的扭伤。  相似文献   
4.
5.
6.
结膜下注入C3F8气体提高小梁切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学者报告小梁切除术后球结膜下注入C3F8气体可提高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1〕。从1998年3月起,我们随机研究了C3F8气体球结膜下注射对小梁切除术效果的影响,取得了初步的结果,现报告如下。本文22例(32眼)均为我科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  相似文献   
7.
8.
作者对双眼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四代家系进行了调查,前三代都属于“中央弥漫性核性白内障”。经家谱分析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明确家族史,发病均为长女,除合并外斜视及眼震外未发现其他先天异常。与家族遗传方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Ctnnd2基因敲除(Ctnnd2-/-)小鼠自闭症样行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四组:野生型组(WT)、Ctnnd2基因敲除组(Ctnnd2-/-)、Ctnnd2基因敲除+10 mg/kg褪黑素组(Ctnnd2-/-+10 mg/kg MT)及Ctnnd2基因敲除+50 mg/kg褪黑素组(Ctnnd2-/-+50 mg/kg MT)。不同剂量MT给出生21 d Ctnnd2-/-小鼠连续灌胃28 d,行为学实验评价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MEK1/2、ERK1/2和突触素蛋白(Syn)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表达。接下来为了验证MT是否通过与MT-R结合进而上调体感皮层MEK/ERK通路和引起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在Ctnnd2-/-小鼠体感皮层局部微量注射褪黑素受体(MT-R)阻断剂,30 m...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脑水肿、循环衰竭等。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8月为高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