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磁共振在平片阴性的急性踝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X线平片阴性的急性踝关节外伤MRI图像,重点观察内外侧副韧带、骨与软骨,所有MRI检查均在48 h内完成。结果 15例MR发现踝关节周围骨挫伤,MR发现4例外侧副韧带,1例内侧副韧带断裂,5例关节软骨损伤,3例跟腱断裂。结论 MR在平片阴性的踝关节急性外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肖艳  彭正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6):2424-2427+2455
合成磁共振成像(SyMRI)是一种全新的定量磁共振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得到多种对比度加权图像,同时可量化组织的弛豫时间和质子密度。近年来,不断有关于SyMRI在前列腺、乳腺、直肠等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报道。该文简要介绍SyMRI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综述其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SyMRI在肿瘤诊断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频率选择饱和法(FATSAT)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05例盆腔囊性包块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为T2-STIR信号降低,T2-FATSAT信号无降低;B组为T2-STIR信号降低,T2-FATSAT信号降低或无降低;C组为T2-STIR信号降低或无降低,T2-FATSAT信号无降低。比较3组子宫内膜异位症阳性率,以及对出血、黏液、脂肪成分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A组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出血成分的检出率、特异度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脂肪成分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黏液成分的检出率、灵敏度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R和FATSAT联合应用可将部分时期出血、脂肪与黏液成分进行鉴别,有助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较为准确地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多回波水脂分离技术(IDEAL-IQ)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效能。方法 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120例NAFLD患者和65例体检健康人,接受MRI检查,分别采用IDEAL-IQ定量检测肝脏相对脂肪含量(RLC)和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检测脂肪分数(FF),NAFLD患者接受肝活检。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IDEAL-IQ和MRS技术诊断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的价值。结果 NAFLD组血清ALT、GGT、TC、TG、RLC和FF水平分别为(54.8±10.6)U/L、(103.1±5.6)U/L、(6.2±0.7)mmol/L、(2.7±0.6)mmol/L、(17.4±9.2)%和(18.0±6.5)%,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5.7±11.4)U/L、(59.7±2.7)U/L、(4.6±0.4)mmol/L、(1.6±0.2)mmol/L、(3.5±1.3)%和(6.2±2.1)%,P<0.05】;15例肝脏重度脂肪变患者RLC和FF分别为(32.5±4.8)%和(28.6±4.0)%,显著高于39例中度脂肪变患者【分别为(23.1±6.2)%和(20.8±5.1)%,P<0.05】或66例轻度脂肪变患者【分别为(10.6±3.0)%和(13.9±4.2)%,P<0.05】;以RLC>23.7 %为截断点,诊断中重度NAFLD的AUC为0.894,其约登指数为0595,敏感度为88.7%,特异性为70.8%,而以FF>20.4 %为截断点诊断中重度NAFLD的AUC为0.870,其约登指数为0.910,敏感度为97.0%,特异性为90.0%,显著优于前者(Z=3.025,P<0.05)。结论 使用MRI IDEAL-IQ技术诊断NAFLD患者肝脂肪变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内肿块(结节)病灶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复用型自动活检枪对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病灶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诊断。结果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并发气胸5例,咯血8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系祖国医学"骨痹"之范畴。在临床上,LDH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手术治疗因其难度大、费用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脊柱手法治疗LDH盛行于国内外,并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笔者运用以手法为主辅以药物离子导入治疗LDH 60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超导核磁共振(MRI)、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96例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MRI、CT资料,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系统)分级为金标准,分析MRI、MSCT分级诊断准确率。结果 96例患者中BISAP评分诊断6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24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SAP)。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诊断60例MAP,诊断准确率为93.0%;诊断22例MSAP,诊断准确率95.5%。MRI评分诊断62例MAP,诊断准确率为96.5%;诊断23例MSAP,诊断准确率为98.8%。结论 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分级中具有很高的价值;MRI在较轻型胰腺炎、以及由于碘过敏无法进行增强扫描患者中具有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联合炎症相关标志物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的615例患者,收集术前常规血液学检测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根据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将Fbg分别与NLR、PLR及MLR联合评分(F-NLR、F-PLR、F-MLR),分析不同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F-NLR评分与性别、肿瘤位置、T分期、是否神经侵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LR评分与肿瘤位置、T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LR评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T分期及是否神经侵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ML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P=0.002)及总生存期(OS)(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bg与炎症相关标志物联合的F-NLR、F-PLR、F-MLR评分是一个可靠的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且F-MLR评分更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