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乙肝传播途径可经食物从口传播。食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有在所服务的厂家集体进餐的习惯,故存在着单位内部传播乙肝的可能性。本文以三项分布拟合检验法,探讨金园区食品生产单位的从业人员的乙肝标志物携带者的单位内聚集性分布情况。1 材料方法1.1 时间对象:凡是 1999.1.l~1999.12.31在金园区卫生防疫站接受体验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均为本文统计对象。1.2 检验项目:HBsAg、HBeAg。1.3 检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验;所用试剂为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不同乙肝标记物对结果的影响,并根据校正系数对结果进行校正。方法收集汕头市中学生9395人(1998年)和小学生20651人(1999年)、幼儿园幼儿1649人(1998~1999年)和大学生1272人(1999~2000年)检测“乙肝二对半”结果的统计资料,分别计算以上4个自然人群的各种检测方案检测结果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然后,按照公式统计各方案的乙肝感染率校正系数。结果获得某方案的校正系数后,可计算该方案的校正乙肝感染率:某方案的校正乙肝感染率=该方案的乙肝感染率×该方案的校正系数。两个不同检测方案的乙肝感染率欲进行比较,可先计算两个乙肝感染率的校正乙肝感染率,然后进行比较。如果仅比较两个不同方案的乙肝流行程度,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相对乙肝校正感染率:A方案相对B方案的乙肝校正感染率=A方案乙肝感染率×A方案校正系数/B方案的校正系数。结论乙肝感染率校正系数的作用有二:一是了解本方案的乙肝感染率按检测“乙肝二对半”为标准的校正乙肝感染率;其次是通过乙肝感染率校正系数,可使两个以上的不同检测方案的调查的乙肝流行程度可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携带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汕头市金园区位于汕头市中心,近几年疫情报告中,肝炎病例均占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80%以上,居各传染病的榜首。1997年至1999年分别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接种前进行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乙肝病毒标志物(即乙肝“二对半”)和谷丙转氨酶(SGPT)的测定。现将检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检验对象:金园区区属10所中学和38所小学所有在校学生。(2)肝炎标志物检验方法:酶…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可表现为散发或流行。二者在病例数的表现上,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值。通常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明显表现为散发或流行时,根据发病率和病例的空间分布,做出判断并不困难;但当介于二者之间时则不然。本文以传染病病例的实际空间分布,与泊松(Poisson)分布及负二项分布(Negative-binomial distribution)拟合情况的检验,来区分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为散发或为流行。  相似文献   
5.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可表现为散发 ,或为流行 ,二者在病的例数的表现上 ,并没有绝对的分界值。通常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明显表现为散或流行的 ,根据发病率和病例的空间分布 ,做出判断并不困难 ;但当传播介于散发流行二者之间时则不然。本文以传染病病例的实际空间分布 ,与泊松 (poisson)分布及负二项分布 (negative -binomaldistribution)拟合情况的检验 ,来区分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为散发或为流行。材料选自汕头市金园区疫情报告。该区共分为95个居委 ,各居委地理面积的大小相似 ,1999年底总人口…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海丰县历史上是高疟区,1953年开始抗疟,1966~1974年连续9年发病率在1‰以下,1975~1976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已连续11年控制疟疾;但于1977~1978年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暴发流行过程 1977年1~6月,全县仅有散发的疟疾病例。7月,县北部山林地区的朝面山水利工地疟疾病例数开始增加,10月中旬病例大量出现,11月达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传染病病例的实际空间分布,与泊松(Poisson)分布及负二项分布(negative binomaldistribution)拟合情况的检验,来区分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为散发或为流行。[方法]以汕头市金园区2000年登革热疫情为例,2000年报告病例84例,发病率为2/万。病例分布于29个居委(30.5%)。按泊松分布的数学模型:NPr=Ne-x·(xr/r!)和负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Pr=(k+r-1)!/[r!(k-1)!]·q k rPr,将登革热病例的实际空间分布,与泊松分布及负二项分布作拟合检验,并根据拟合结果来推断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为散发或为流行。[结果]金园区2000年按居委分组的登革热病例的实际分布,与泊松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与负二项分布则差异无显著性(P>0.30),说明金园区2000年登革热发病率虽然不高(仅为2/万),病例也较分散(平均每4400多人仅0.88个病例),但按其分布特征提示,该病的传播不呈随机分散状态,续发病例呈聚集性,即该区2000年的登革热传播已非散发,而是在流行。[结论]通过对传染病病例的实际分布与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拟合检验,可以早期判断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形势,有利于早期采取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及其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食品中使用微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是合法的,在肉类制品中,其使用甚至是常见的。但亚硝酸盐有一定毒性,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现就其毒性和我国近期有关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和报导、含量监测情况概述如下。l 亚用酸盐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其毒性1.1 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发色剂被广泛应用。亚硝酸盐和肉制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亚硝酸基肌红蛋白[1],使肉制品的颜色在热加工后保持红色,保持肉制品的商业价值。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梭状芽胞杆菌及形成的肉毒杆菌具有抑制作用[2],可作为防腐剂使用,以防…  相似文献   
9.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肝炎标志物携带者的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肝炎标志物携带者的聚集性。[方法]以二项分布的概率进行分析。[结果]汕头市金平区的1 307家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3 394人肝炎标志物(HBsAg、HBeAg)携带率为6.0%,其分布与二项分布的概率有显著差异,提示金园区食品行业肝炎标志物携带者有单位内聚集性。[结论]通过携带者的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差异,可衡量该地区食品行业在肝炎的流行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定安县以病家口服海群生作为丝虫病低度流行区(感染率在5%以下)的预防措施,广东省丝虫病防治技术措施提到,采用全民服药措施时,对未次普查微丝蚴阳性率在0.5%以下的大队,可给历次普查发现的病例及其10岁以上家属服药。本文以二项分布数学模型分析微丝蚴血症者的家庭集聚性,以探讨病家查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