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自噬特征与巨噬细胞M1/M2表型的相关性及在其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分别于8周、12周、18周、24周末处死,病理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肾组织线粒体形态数量和线粒体自噬。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巨噬细胞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标志物表达。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比较自噬体生成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自噬体生成激活剂雷帕霉素干预前后,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和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体内实验(1)从12周起,随着时间延长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M1型增多,并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表现为iNOS升高,LC3蛋白逐渐降低,p62升高;(2)相关性分析显示,iNOS与LC3成负相关(r=-0.617,P0.05),而与p62成正相关(r=0.894,P0.05);(3)电镜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或降低,且存在线粒体自噬障碍。(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DN大鼠肾组织线粒体标记蛋白VDAC和LC3较对照组均降低,共定位表达减少。体外实验(1)高糖干预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iNOS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同时LC3、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62明显升高,VDAC逐渐降低。(2)3-MA抑制自噬体生成能促进高糖诱导的巨噬细胞进一步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3)雷帕霉素激活自噬体生成能降低高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活化。结论:线粒体自噬可能参与DN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2.
3.
48岁男性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11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年,6个月前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术及右前臂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不明原因反复腹痛腹泻1年,伴消瘦,颜面部、手背部皮肤呈古铜色。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内脏钙化防御(累及肺、肠)及重度铁过载(累及皮肤、肝、脾)。予以硫代硫酸钠为主的综合治疗,腹痛腹泻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晓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6-243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与血脂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72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访觌的存活状况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血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的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房颤、贫血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存活组(X2=5.626、4.597、5.632、6.461,均P〈0.05),HDL.C、EF、ACEI/ARB及他汀类药物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组(分别t=10.725、9.563、8.457、9.170,P〈0.05或P〈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有利于改善预后(r=0.678,P〈0.01),而低水平和较低水平的HDL.C、NYHAHI—IV级、年龄是危险因素(r=1.052、2.298、2.586,均P〈0.01)。结论HDL-C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预后存在密切联系,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设法适当提升HDL—C水平。  相似文献   
5.
6.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在中国,因为其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日冬虫夏草。作者就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尿蛋白激活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机制。 方法 分别采用2.5、5、10 g/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 6 h和12 h。并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ACE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BSA刺激浓度的增加,HK-2细胞ACE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 <0.05)。同时,Western印迹显示ACE蛋白表达也均显著增加(均P < 0.05)。另外,BSA 10 g/L作用于HK-2细胞6 h和12 h后,ACE 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ACE蛋白也显著增加(均P < 0.05)。 结论 BSA可显著增加HK-2细胞ACE表达,此作用可能是导致肾间质局部AngⅡ蓄积从而启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时肝素耐药的原因。方法 应用Beckman CoulterACL 2 0 0血液凝集仪测定 2 5例血透患者的抗凝血酶 (AT)活性 (发色底物法 )。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AT活性减低 (P <0 0 0 1)。结论 AT活性的测定除诊断尿毒症患者抗凝功能外 ,还有助于判断血透时肝素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年血液净化患者临时性血管通道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 1998年以来老年血液净化患者应用深静脉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道的经验。 方法 在 15 9例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患者中 119例采用Seldinger法留置深静脉双腔导管 ,40例直接穿刺法建立临时血管通道 ,观察 2组并发症、血流量、评定透析充分程度 (KT/V)值。  结果 平均血流量及KT/V值≥ 1 2的比率在留置导管组显著高于穿刺组 (P <0 0 5 ,P <0 0 1) ,导管留置时间 ( 2 7± 9)d ,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为感染( 11 9% ) ;直接穿刺组血肿发生率高 ( 2 0 4% )。  结论  深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安全、透析较充分 ,可反复置管 ,节省四肢血管资源 ,是老年患者一种理想的血液净化临时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单核细胞(M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黏附的影响及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与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共培养。采用BCECF-AM荧光染料法测定单核细胞黏附。分离提取HK2上清液透明质酸(HA)、胰酶消化部分HA及细胞相关HA,用ELISA法检测H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K2细胞表面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 结果 (1)TNF-α(10 μg/L)诱导24 h后,Mφ与HK2细胞黏附增加(2.25±0.05)倍(P < 0.01)。(2)TNF-α干预HK2细胞24 h后,细胞表面ICAM-1表达增加(1.85±0.22)倍(P < 0.01);细胞周围HA总量无明显改变,而分布发生变化,胰酶消化部分HA减少,为对照组的83%±11%(P < 0.05),上清液中HA增加(1.17±0.16)倍(P < 0.05),细胞相关HA表达无显著变化。(3)用HA酶(Hyal)去除HK2细胞表面胰酶消化部分HA可使细胞黏附增加(1.35±0.06)倍(P < 0.05)。用重组可溶性ICAM-1或抗CD18抗体预先干预U937细胞,可阻断ICAM-1依赖的单核细胞黏附,分别为未干预组的78%±7%及75%±8%(均P < 0.05)。 结论 TNF-α诱导的Mφ与HK2黏附增加可能与HK2细胞表面ICAM-1表达上调及细胞周围HA分布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