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2.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3.
《时病论》是一部全面总结中医外感病理论证治的重要古籍,在外感病诊治的理、法、方、药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研读该书理应了解以下基本信息。1《时病论》作者及版本流传《时病论》作者雷丰(1833~1888年),字松存,号侣菊,又号少逸,清代衢县(今浙江衢州)人。祖籍福建浦城,随父辗  相似文献   
4.
《内经》在论述六气病机中,遗失秋燥致病。后世医家多不明燥邪致病,每遇燥邪致病,多用辛香温燥之药,如乌药、香附、半夏、厚朴等,以燥治燥加重病情。喻昌言“他凡秋伤于燥,皆为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医门法律·秋燥论》)。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发现燥邪致病:“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才将六气病机补充完整。但刘河问只是给出燥邪致病病机,未给治法及方药。明末医家喻昌将燥邪致病病机完善并第一次提出治燥专用方药。至此,秋燥致病才被后世医家重视。如清代医家吴瑭创出桑杏汤、杏苏散、桑菊饮等治燥名方。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读分析《湿热病篇》,发现薛生白治疗湿热病时,娴熟得运用了宣湿、化湿、燥湿、利湿之法,对当前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名医家王孟英编撰。该书收集19世纪60年代以前温病学有关著作,是当时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上自《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下至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薛生白《湿热病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余师愚《疫病篇》等,包罗无遗。该书“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共五卷。该书不仅是对前人温病理论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总结,并且充分表达王氏独到的学术见解,是一部颇有影响的温病学专著,学术观点散见于《温热经纬》病案中。本文就王氏温病学术观点探析如下。1阐明新感伏气温病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医"脑-肠相通"学说,探讨了脑肠同治法在高热症中的机理,该法通过调畅人体气机,津液得到正常输布,并能顿挫热势而达到退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黄承气汤对病毒性发热兔脑肠组织P物质和神经降压素(N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仙台病毒气管注射建立兔病毒性发热模型,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分别应用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灌胃,观察对脑、肠组织及血浆中P物质、NT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P物质、NT在脑肠组织及血浆中的含量较造模组显著提高(P<0.05),且牛黄承气汤较安宫牛黄丸作用显著(P<0.05)。结论:牛黄承气汤能增加P物质、NT含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当归芍药散加减)及对照组(40例,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部坠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月经量多、疲乏、腹部压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脑由颅骨裹盖,位处高巅,为人身脏腑之极顶,故脑的位置决定了其病机及证治有其特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