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栓塞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报道较少。这种肺栓塞心电图经常无特异性改变,当出现ST—T改变时,最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和无Q波心肌梗死,当并发Q波心肌梗死时更易漏诊。现将Q波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二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54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丽珠欣乐)治疗组,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对照组,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药物控制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显效率和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肝肾功能和代谢均无显著影响.副作用主要为头痛,丽珠欣乐组较少发生.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首选药物,丽珠欣乐与消心痛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不明显影响机体代谢,常见副作用为头痛,丽珠欣乐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eck抑郁问卷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2.4±18.1)ng/L vs(5.2±6.7)ng/L,P〈0.05]。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本组165例急性心肌梗塞中,发病后第2~28天,有梗塞后早期心绞痛56例占33.9%。有心绞痛病史或高血压病史者,在梗塞后有与无心绞痛组中,分别占64.28%与41.28%(P<0.005)、44.64%与30.27%(P<0.05),梗塞后有心绞痛者显著地多于无心绞痛者。非Q波梗塞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显著地多于无心绞痛组(10.72%与2.75%,P<0.05)。住院4周病死率在梗塞后有心绞痛组低于无心绞痛组(1.79%与5.5%)。提示:梗塞后有心绞痛者可能比无心绞痛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广泛。  相似文献   
6.
成功抢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 病人,女,78岁,主因胸前区疼痛伴气短2 d入院.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支气管哮喘60余年,近半年反复咳嗽、咳黏痰、气短.脑梗死后2年.体格检查:体温36.4 ℃,心率84/min,呼吸20/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平卧位,双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满布干鸣音,背底部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4/min,心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关系密切,本文就糖尿病性心梗11例与非糖尿病性心梗35例从发病关系、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糖尿病者心梗患病率高,出现心梗后可无痛或症状不典型,并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并提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糖尿病者心梗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变花 《临床荟萃》1990,5(6):260-261
甲状腺机能减低(以下简称甲低)性心脏病是未经治疗的甲低病人死亡原因之一(另两个原因为粘液水肿性昏迷和继发感染)。充分认识并及时治疗本病,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87~1989年收治的23例甲低性心脏病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男6例、女17例,男:女为1:2.83,年龄9~61岁,其中9~24岁2例,25~50岁1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eck抑郁问卷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12.4±18.1)ng/L vs(5.2±6.7)ng/L,P<0.05].结论: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m)及肌钙蛋白I(cTnI),在可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后6h内排除和确诊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非选择地连续筛查了本院急诊及住院376例怀疑ACS的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即刻,6、24h采集血标本,连续监测Mb、CK-MBm、cTnI,同时进行心电图ST段监测。结果入选的261例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中,在入院即刻,Mb独立确诊非ST段抬高AMI的灵敏度达到63%,如Mb与CK-MBm联合为79%,Mb与cTnI联合为67%。在入院后6h,确诊非ST段抬高AMI的累积灵敏度Mb为86%,cTnI为88%,CK-MBm为86%,如Mb与CK-MBm联合达96%,Mb与cTnI联合达91%。入院后6h,Mb与CK-MBm联合排除AMI阴性预测值可以高达98%。从入院第2天起至出院前,入院6hcTnI、Mb独立预测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累计的相对危险比分别是30.0和4.3;预测院内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分别为88%,63%。结论对于绝大多数可疑ACS患者,入院后6h联合检测心肌生化标志物即可确诊或排除AMI,与Mb相比,cTnI对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层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