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再通后,血清BNP水平出现下降(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的变化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T174M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联合基因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 血管紧张素原174MM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数比(OR=8.467)明显高于单独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基因型(OR=2.558)或血管紧张素原174MM基因型(OR=6.176)者。结论血管紧张素原T174M基因多态性中M等位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基因多态性基因中的D等位基因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型及血管紧张素原174MM型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显著高于单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DD型及单基因血管紧张素原174MM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每组60 例, 观察两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心钠素、脑钠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纽约心功能分级及神经内分泌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均P〈0.0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异常和心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髂动脉分泌和表达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正常饮食)、基础对照组(8只,球囊损伤和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组(8只,球囊损伤、高脂饮食和葛根素干预),球囊损伤后4周处死;取一侧病变髂动脉做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RP的表达;取另一侧病变髂动脉抽提总RNA,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CRP mRNA的表达。结果葛根素干预组髂动脉粥样斑块CRP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均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兔动脉粥样斑块分泌CRP途径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酸结合蛋白(sRBP)与冠状动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造影前24h内、造影后8h、24h和48h血视黄酸结合蛋白、血清肌酐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CIN组的sRBP在造影前24h内即出现升高,在冠状动脉造影后8h明显升高,24-48h仍持续升高;与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CIN组患者的sRBP显著增高(P<0.05)。造影前sRBP升高与CIN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sRBP可能是预测和判断CIN发生的一个较好的血液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改良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减少桡动脉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54例患者,随机表法分为普通组(经桡动脉介入组)和改良法组(改良法经桡动脉介入组),观察桡动脉并发症。结果改良组出现脑梗死和桡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明显低于普通组,前臂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痉挛和无需手术假性动脉瘤等一般并发症也明显低于普通组。两组均未出现骨筋膜综合征、需外科手术的假性动脉瘤。结论改良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地避免严重桡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的水平。随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个月,观察终点为心肌梗死新发或再发和心源性死亡。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可独立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经过已知的临床危险因素校正后,心脏生化标志物异常的数目仍然是其心血管事件重要危险因子。结论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伴发病多、病死率高,而且不易及时诊断。本研究旨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剂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ian natriuretic peptite,rhBNP)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和较大起始剂量的硝酸甘油微泵内注射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以及对于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 PCI术患者221例,全部患者既往均无消化道溃疡病史,随机分为三组.治疗A 组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一周后改为长期口服泮托拉唑,治疗B组直接给予泮托拉 唑长期口服,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长期口服,观察7天内及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三组患者短期和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静脉和口服使用泮托拉唑组在短期和长期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面优于雷贝拉唑组.且静脉使用泮托拉唑组在短期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方 面优于口服使用泮托拉唑组,而长期获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巨噬细胞分泌和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 将人单核细胞系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葛根素进行培养,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 分别检测巨噬细胞的MMP-9、TIMP-1的基凶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葛根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细胞MMP-9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地减少MMP-9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但对TIMP-1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分泌MMP-9途径发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