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在横切面上利用髓突对成人端脑额叶脑回进行影像学定位.方法:取20例正常成人尸头标本,作层厚6mm之横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额上、中、下回所对应髓突的方向、数目等特征形态.结果:各切面.各脑回所对应髓突为1~2支;时针12-12点半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上回;时针12点半-1点(左)及10点半-11点半(右)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中回;时针2-3点(左)及9-11点(右)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下回.结论:额上、中、下回与髓突之间有对应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定位额上、中、下回.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历来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一门难点学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由此还引发学生对整个医学课程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不但关系到医学生能否学好解剖学的问题,而且将对整个医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此问题的认识,应该是医学院校教师的共识。以往大多数人只从学习方法的层面加以讨论,笔者积多年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拟从“激发”与“引导”2个层面上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以期达到切磋与共同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髓突与额叶脑回在冠状面上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广告颜料对额叶脑回染色,作层厚6 mm之冠状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额叶脑回与髓突之间的对应性并总结规律。结果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所对应的髓突绝大多数为1支,极少数为2支。髓突方向在不同的冠状切面固定且对称。结论额叶脑回与髓突之间在冠状面上有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在冠状面上定位额叶脑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粒体机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I(IGF-I)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3活性测定、DNA-ladder分析和Hoechst 33258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过氧化氢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siRNA下调Kruppel 样因子9(KLF9)48 h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24.0±1.6)%,降为IGF-I处理组的(18.3±1.2)%和KLF9下调组的(15.2±1.2)%;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DNA片段化改善;caspase-3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IGF-I处理组降低(1.30±0.28)倍,KLF9下调组降低(1.31±0.43)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42.5±1.8)%,IGF-I处理组为(22.4±4.2)%,KLF9下调组为(32.5±3.5)%;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凋亡小体减少,KLF9下调组与IGF-I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结论:IGF-I通过下调KLF9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人NaDC1(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元件,并构建相应基因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使用First EF程序分析并获得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使用MatInspector5.0软件对近端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PCR法扩增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PCR产物经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GL3-Basic载体。重组质粒行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使用FirstEF程序获得长度为2.4kb(-2232/+136)的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MatInspector5.0程序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共含有152个74种顺式作用元件。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pGL3-hNaDC1A质粒插入片段正确无误。结论成功构建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研究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元件的分布及其性质提供了基本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CAI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我院扩招和课堂授课时间减少的教学需要 ,我们在 2 0 0 3级临床医学本科首次采用CAI进行《系统解剖学》教学。本文对采用CAI与传统教学法的两个年级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 ,探讨CAI教学的利弊及改进方法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改革的教学效果,在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分别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组在局部解剖学考核成绩中,实验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状况总体印象、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序列系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获得hNaDC1基因5’侧翼转录调控区不同长度片段:hNaDC1A(-2232/ 136,2368bp)、hNaDC1B(-1640/ 136,1776bp)、hNaDC1C(-1084/ 136,1221bp)、hNaDC1D(-253/ 136,389bp)、hNaDC1E(-2232/-12,2244bp),以pGL3-Basic为载体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序列系列缺失质粒。重组体通过特异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并送样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元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5个:pGL3-hNaDC1A~E。结论为进一步研究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元件的分布特点及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本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针刀治疗臀肌纤维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6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针刀治疗所涉及的臀部结构.观测臀部浅、深层的血管神经及其体表定位。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操作。结果:臀上皮神经越髂嵴进入臀部浅层,其体表位置在腰椎4、5棘突间,距后正中线约9cm处。深层血管神经集中走骨,其体表定位以髂后上棘到坐骨结节连线中点上3cm,下1cm处向股骨大转子尖向上2cm作连线(见图1)。上线中部是臀上血管神经入臀处,下线中、内部是梨状肌下孔穿行的血管神经,三战区为梨状肌的体表位置。坐骨神经体表定位在坐骨、抻经结节与大转子连城的中点处。结论:通过解剖观察,用针刀治疗臀肌纤维比具有可行性、优越性.可减少血管神经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理状态下猫内囊组织间液在纤维束间隙内的引流方向,方法将 5 μl 印度墨汁 0.4 μl/min 的速度立体定位地注射于猫内囊,在脑切面、2 mm 透明脑薄片及石蜡切片上对碳颗粒的扩散和引流途径予以观察。结果脑切面及透明后的脑薄片显示,墨汁在三个平面上均沿白质扩散;脑室外侧壁轻微黑染。光镜下,墨汁从脑内注射点沿白质纤维网向脑室方向扩散。脑室管膜下,碳颗粒成簇呈线状排列。结论猫内囊组织间液经纤维束间隙弥散到脑室管膜下区,由此可能引流入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