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插入序列中,IS6110是最有特点的插入序列,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内除IS6110插入序列外。还有多个插入序列和重复元件。如IS1081、PGRS、VNTR、DR等等,利用这些插入序列或重复序列,通过扩增或酶切杂交获得象人体指纹一样的特异带型,即DNA指纹图谱,由此建立的方法就称为DNA指纹技术。  相似文献   
2.
关于儿童结核病应用免疫学检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已经出现了几千年而结核病的致病菌一直到1882年才被德国的科学家柯霍氏发现。在此期间结核病在全球蔓延.造成了无数人的死亡;即使在结核分枝杆菌被发现后的100多年里也有2亿多人死于结核病,迄今全球有1/3(约20亿)的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每年约1000万新发病例,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病人既往不规则治疗的原因.方法 病人不规则治疗原因调查以调查表的方式入户进行.结果 复治肺结核病人既往不规则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病人自感症状好转停药,其次是经济困难.结论 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复治病人,特别是耐药病人的发生,最有效的手段是督导化疗,其次是实行免费治疗,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还要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结核病,特别是对结核病治疗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已经出现了几千年而结核病的致病菌一直到1882年才被德国的科学家柯霍氏发现。在此期间结核病在全球蔓延,造成了无数人的死亡;即使在结核分枝杆菌被发现后的100多年里也有2亿多人死于结核病,迄今全球有1/3(约20亿)的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每年约1000万新发病例,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体外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440蛋白序列中表位肽362 370 aa和369-377 aa的HLA A*0201限制性CD8+ CTL表位的免疫原性,为基于表位的结核疫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T2细胞HLA-A* 0201分子与多肽结合力分析实验结果,选取结核分枝杆菌Rv0440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对HLA-A* 0201分子高亲合力的Rv0440 1(362-370 aa,KLQERLAKL)和Rv0440-2(369 377 aa,KLAGGVAVI)作为候选表位肽.用候选表位肽刺激PPD(+++)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检测细胞分泌IFN γ的水平.用候选表位肽诱导特异性CTL细胞,检测特异性CTL细胞对负载表位肽的T2细胞的杀伤活性,观察Rv0440-1和Rv0440 2的HLA-A* 0201限制性CD8+ CTL表位的免疫原性.结果 ELISPOT实验结果显示,表位肽Rv0440-1能够明显诱导HLA-A* 0201(+)、PPD(+++)健康志愿者PBMC分泌IFN γ(P<0.05);且表位肽Rv0440-1负载DC诱导的CTL在效靶比为10:1时对负载相应表位肽的T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表位肽Rv0440 2没有诱导能力.结论 表位肽Rv0440-1(362-370 aa,KLQERLAKL)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已有多个易感基因被发现,这些易感基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建立和健全结核病预防和控制措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结核病耐药监测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及时掌握我国各个省份的结核病药物耐药性水平,并且作到国际可比。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指南》规定的统一方法进行监测设计和操作。根据各省前一年的涂片阳性的病例数,计算出应监测的病例数,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省选择30个监测点(广东为40个监测点),将监测病例平均分配到各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连续选取涂片阳性的病例,收集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及利福平(RFP或R)、异烟肼(INH或H)、链霉素(SM或S)和乙胺丁醇(EMB或E)4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河南、山东、浙江、广东、湖北、辽宁、河南省第二轮监测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初始耐药率分别是:35.0%(226/646)、17.6%(178/1009)、14.8%(120/809)、18.6%(267/1432)、17.5%(150/859)、42.1%(344/818)、29.8%(364/1222)和35.7%(313/876);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66.0%(479/726)、50.0%(110/220)、59.3%(86/145)、33.7%(56/166).44.5%(106/238)、55.8%(48/86)、60.8%(161/265)和65.3%(252/386)。结论从开展耐药性监测的各省耐药监测结果看,我国的耐药状况仍处于很高的水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控制耐药结核病,减少耐药菌株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117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标本、103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入的血清标本,并与痰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在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芯片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100%(26/26)、49.6%(45/91),在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和健康人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芯片检测的阴性率是98.1%(101/103)。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蛋白芯片是一种集基因工程技术、芯片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的检测一体化的新型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大量、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检测成本较低的特点,是结核病、尤其是菌阴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95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83例(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IP-10浓度,研究两组患者IP-10浓度的差异。 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浓度[196 855(4518~1 512 550) 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432(173~97881)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575.00,P<0.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82.14%(92/112),恶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6.02%(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0.4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P-10的诊断临界值为10 964 pg/ml,诊断敏感度为82.14%(92/112),特异度为93.98%(78/83),准确度为87.18%(170/195)。 结论 胸腔积液IP-10水平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二线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6和2007年北京市耐多药病例菌株耐二线药物状况,为制定耐多药病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确定的43例耐多药菌株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43例MDR-TB中XDR-TB占2.3%,耐LFX14%,耐AK,PAS,Pto均为9.3%,耐CM2.3%。69.8%的耐多药菌株对二线药敏感。结论对于耐多药病例,进行二线药敏试验,有利于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方案和个体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