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对在我科住院治疗的45例肉芽增殖型和瘢痕狭窄型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纤支镜高频电切、电灼肉芽组织和瘢痕,扩大管腔,术后在病灶内注入异烟肼0.2、丁胺卡那0.4和地塞米松5 mg,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43例患者解除和缓解气道阻塞,症状消失,肺部病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95.6%。结论经纤支镜高频电刀治疗肉芽增殖型和瘢痕狭窄型的气管支气管结核会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要掌握适应症和一定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初治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的痰菌阴转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TBTB患者共205例,统一予以23HRZE/93HRZE/9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HR治疗,同时根据患者TBTB的不同分型等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痰菌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阴转情况,及采用logistic向后逐步删除法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阴转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59.0%(121/205);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0.2%(185/2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13,P=0.061,95%CI=0.992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1.035)、病灶范围(OR=2.012,P=0.022,95%CI=0.948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4.273)、空洞数量(OR=1.655,P=0.031,95%CI=1.116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453)和耐药程度(OR=1.298,P=0.047,95%CI=0.7962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117);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是耐药程度(OR=1.452,P=0.022,95%CI=0.818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2.575)和2个月末检查痰菌阳性(OR=18 241.990,P=0.008,95%CI=0.0006.4×108)。结论初治肺结核并TBTB 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偏低,需加强治疗管理,提高依从性。年龄、病灶范围、空洞数量和耐药程度是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耐药程度和2个月末痰菌阳性是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廖锦良  邝浩斌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32-1132,1135
目的了解支气管结核误诊的原因。方法分析35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结核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6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扩张治疗。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扩张成功,狭窄的支气管保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锦良  陈洪光 《临床荟萃》2001,16(6):261-26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为糖尿病 (DM )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 ,病死率较高 ,而当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 ,则使病死率大大增加。现将我院 1991~ 1999年收治的2 7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 7例全部为内科住院的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 ,DKA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均符合我国 1978年制定的肺结核五型分类法。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3例 ,年龄 3 8~ 84岁 ,平均年龄 62岁。糖尿病 1型 9例 ,2型 18例。 19例有糖尿病史 ,病程 6个月至 2 5年 ,8例为入院后发现 ,有 4例以DKA为…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在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了116例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结果发现肺结核患者CD8明显增高,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有空洞者较无空洞者较无空洞者CD3和CD4降低更明显;病灶范围广泛者病灶范围较少者CD3,CD4和CD8变化更明显;随年龄增加CD3  相似文献   
8.
82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CSF)多项指标的检测对早期结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结脑病例82例,留取病人CSF分别进行常规生化、PCR、BACTER、涂片、及抗结核抗体多项指标的检测,并观察治疗后1~2个月CSF常规生化的变化。结果:CSF除常规生经外,PCR的检测对结脑早期诊断有意义,其它指标因阳性率很低,意义不大。结脑经2个月治疗,细胞数恢复最快,其次为蛋白和氯化物,糖最慢。结论  相似文献   
9.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应用尿激酶在治疗结核性包裹忡胸腔积液的作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秘液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在包裹积液内注射尿激酶。结果包裹性胸腔积液吸收快、预后好。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尿激酶注射到包裹积液后,能加快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傅红梅  肖芃  廖锦良  方琼 《广东医学》2008,29(5):863-864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镜灌洗注药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化疗 灌洗注药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用2HRZS(或E)/4HR(H为异烟肼,R为利福平,Z为吡嗪酰胺,S为链霉素,E为乙胺丁醇)方案,其中口服H0.3g,1次/d,口服R0.45g,1次/d,口服Z1.5g,1次/d,肌肉注射S0.75g,1次/d,不能耐受S者改口服E0.75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支气管镜灌洗注药。结果观察组痰菌早期阴转率、病灶空洞闭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此法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