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病理证实为阑尾源性PMP并经CRS+HIPEC治疗60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04例患者经历621次CRS+HIPEC治疗,平均年龄56.7岁,其中女性364例(60.3%),男性240例(39.7%),平均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为25.7。28.5%(172/604)的患者完全减瘤(CCR 0/1)。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131/604),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7%(4/604),术后5年生存率为53.6%。高级别病理类型、不完全减瘤(CCR 2/3)、PCI>20、3~4级不良事件是PM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阑尾源性PMP临床罕见,治疗方法特殊,对于怀疑或确诊PMP的患者,尽早行规范CRS+HIPEC治疗,有望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常采用回肠膀胱术(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和可控膀胱术,近二年我科完成4例尿流改道术,其中3例为回肠膀胱术,1998年1月又采用阑尾原位脐部造口的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人完全正常生活,控尿满意,自行插管排尿方便简单,每次导尿量约500ml,膀胱内压30cmH_2O(2.94kPa),无输尿管返流或积水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后患者,此术式与回肠膀胱术相比,耗费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别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深部热疗联合5-Fu及顺铂(DDP)腹腔化疗辅助治疗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接受深部热疗联合腹腔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血常规、肝肾功、Karnofsk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深部热疗联合腹腔化疗对PMP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例PMP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P=0.064)、血红蛋白(HGB)(P=0.47)、天冬氨酸转移酶(AST)(P=0.08)、肌酐(CREA)(P=0.68)无统计学差异。丙氨酸转移酶(ALT)(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P=0.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P=0.004)、血尿素氮(BUN)(P<0.001)和Karnofsky评分(P=0.017)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治疗前后平均值,中性粒细胞(NE%、NE#)和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改善,ALT、BUN较治疗前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1级20.7%,2级3.4%),均在对症治疗后好转。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6.4%。  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5-Fu及DDP腹腔化疗治疗PMP不损害肝肾功能、无明显骨髓抑制,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好,初步生存结果显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逍遥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6周的HAMD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3周、6周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治疗3周、6周时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逍遥丸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卒中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HAMD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膜假黏液瘤(PMP)围手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安全性。方法总结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PMP患者,选择在我科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为阑尾来源的PMP患者85例,按照是否进行围手术期HIPEC分成试验组52例、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PC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瘘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PCI评分无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439.17±118.88)minvs.(353.94±121.24)min,P=0.003],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日无明显变化,肠瘘并发症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PMP围手术期HIPEC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用于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9年01月至2020年03月接受CRS联合HIPEC治疗的PMP患者,根据术后灌注药物方案是否应用雷替曲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次灌注药物为雷替曲塞(4 mg),第2~5次灌注药物为5-氟尿嘧啶(5-FU)(1 g);对照组术后5次灌注药物均采用5-FU(1 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WBC、PLT)、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期间接受CRS及HIPEC治疗的患者共86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和47例。两组基线资料一致(P>0.05)。两组间术后出血、肠瘘、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显示对照组腹痛发生率较观察组多(P=0.044),其余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发热3日以上等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检查结果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替曲塞用于PMP CRS后HIPEC,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常采用回肠膀胱术(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和可控膀胱术,近二年我科完成4例尿流改道术,其中3例为回肠膀胱术,1998年1月又采用阑尾原位脐部造口的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人完全正常生活,控尿满意,自行插管排尿方便简单,每次导尿量约500ml,膀胱内压30cmH2O(2.94kPa),无输尿管返流或积水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后患,此术式与回肠膀胱术相比,耗费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别不大.但能显提高患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武福增  庞少军 《河南中医》2014,(12):2407-2408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导痰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奥氮平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M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CRS+HIPEC治疗模式安全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1.5。病理结果均为MPM,病理分型为上皮型。接受CRS+HIPEC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8.2%和43.6%,其中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达到0/1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295),CA125异常(P=0.256),既往手术(P=0.460)以及静脉化疗(P=0.283)未见对总生存有显著影响。而年龄 > 60岁(P=0.037),CC-2/3(P=0.027),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20分(P=0.014)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MPM是一种罕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治疗预后差,静脉化疗无法有效改善预后。尽早行CRS+HIPEC综合治疗安全可靠,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在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非根治性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及HIPEC对其治疗价值。结果237例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接受HIPEC治疗的患者(52%vs.26%,P<0.001);同时接受术中及术后HIPEC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接受术中HIPEC治疗的患者(57%vs.44%,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HIPEC、根治程度、减瘤前PCI>30、减瘤后PCI>30、CA19-9异常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未接受术中HIPEC治疗以及CA125异常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无法达到完全减瘤的阑尾来源低级别PMP患者,姑息性减瘤术联合HIPEC治疗仍可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