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等,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110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57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影像学检查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病程、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IgG、肌酐水平是其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显效率为84.21%,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多,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后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诊疗情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的方法。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在透析前的体重、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二氧化碳结合力(TCO2)、血钾、血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相关指标。并绘制患者透析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生存率差异,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年龄、体重、BUN、T_(CO2)、K~+、Na~+、CRP、HGB、ALB以及CCI值等指标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前白蛋白30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研究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对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逐一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即年龄高于80岁)、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均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透析时CCI≥5等因素是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高龄、开始透析时CCI≥5、血浆白蛋白35 g/L等因素是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无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的5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比较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17、IL-6和IL-10的浓度,通过心血管测定仪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搏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射血分数(EF)和总外周阻力(TPR)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TH17和Treg细胞比例为11.33±5.07,对照组患者为3.99±0.58,感染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细胞因子IL-17、IL-6和IL-10的浓度分别为(61.07±11.72)pg/ml、(52.61±10.19)pg/ml和(7.02±3.18)pg/ml,对照组分别为(15.33±5.71)pg/ml、(14.29±3.67)pg/ml和(27.69±5.43)pg/ml,感染组患者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的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的心功能较对照组患者更差,其SV、CO、SI、EF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PR大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时,其体内TH17和Treg细胞比例失衡,促炎因子IL-17和IL-6浓度上升,抗炎因子IL-10浓度下降,从而导致患者心血管功能发挥失常,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肾病综合征9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老年人PN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9例 )用强的松、环磷酰胺 (CTX)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 9例 )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及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 (5 9.2 % )和总缓解率 (85 .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8.7%、6 3.2 % ,P <0 .0 5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 (36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80 .1% ,P <0 .0 1)。随防 (4 2± 11.6 4 )月后 ,治疗组复发率 (10 .3% )与对照组 (2 1%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治疗组平均缓解期为 (36 .7± 4 .6 )月 ,较对照组 (15 .2± 4 .4 )月显著延长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损害发生率为53.6%。临床症候群为孤立性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溶骨性损害、中重度贫血、M蛋白阳性、高血压和尿苯周氏蛋白阳性。发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中重度贫血、高钙血症、血清M蛋白水平和男性。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特征以孤立性蛋白尿最为常见,其次为肾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高钙血症、血清M蛋白水平及男性是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内科学》教材由1979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20年。一向颇受医学院校师生和临床医生的喜爱与推崇。随着医学知识更新、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内科学》经历了4次修订,内容日臻完善。《内科学》第5版由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博士生导师叶任高教授主编。各分编负责人由全  相似文献   
9.
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对急性肾小管坏死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肾衰竭狭义上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是临床常遇的重危急症。尽管广泛开展和应用透析治疗 ,包括早期预防性透析[1] 。但对小管功能恢复无促进作用 ,对ATN预后无积极影响。故近年来强调ATN治疗的核心在于如何促进损伤的小管上皮修复和坏死的细胞再生[2 ] 。缩短少尿期 ,促进肾功能早日恢复。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 (百令胶囊 ) ,在以往的实验中 ,已初步证明冬虫夏草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中毒所造成的急性肾损伤[3 ]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加用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治疗ATN ,并作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过改进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方法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质量.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145例终末期肾脏病行腹膜透析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漂管移位、网膜包裹、血块或纤维素阻塞、漏液、腹膜炎、隧道炎以及出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后1年内导管移位3例(4.22%),网膜包裹2例(2.81%);对照组1年内导管移位10例(13.51%),网膜包裹5例(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内两组患者总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2.53%(16/71),对照组为40.55%(30/74),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后的腹膜透析置管术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进一步提高腹膜透析的质量,且手术操作简易、方便、安全,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运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