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免疫学筛选猪囊尾蚴cDNA文库,为猪囊尾蚴病临床免疫学诊断提供新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利用脑囊尾蚴病人血清免疫学筛选猪囊尾蚴cDNA文库,获得阳性克隆,经PCR技术扩增噬菌体载体中插入的cDNA片段,测序后与生物信息网站进行分析,并将一个类似血吸虫核糖体蛋白的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结果从cDNA文库中筛选出1个编号为5H的基因,长度是528bp;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显示其与日本血吸虫的L18a核糖体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克隆了猪囊尾蚴的未知核糖体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人员的素质需要不断得到提升.教学医院检验科应该注重检验专业实习生的带教,向医院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检验专业毕业生.该文总结探讨了检验科实习生带教管理、教学效果提升、职业道德规范及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六安市健康成年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建立六安市实验室血浆凝血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 使用法国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凝固法对30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PT、APTT、FIB和TT测定.结果: 初步建立六安市健康成人4项凝血指标正常值范围,PT 11.06~14.24 s;APTT 27.57~42.23 s;FIB 1.91~3.99 g/L;TT 14.05~18.47 s.结论: 指标正常值范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实验室应制定适合的指标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免疫学阳性蛋白的编码基因,为临床猪囊尾蚴患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特异的重组抗原。方法用脑囊尾蚴病人血清免疫学筛选猪囊尾蚴cDNA文库,阳性克隆经PCR技术扩增噬菌体载体中插入的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质粒载体中,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血清免疫学筛选后,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挑取了4个阳性斑,PCR后4个片段大小约在200~1800bp,3个大的片段测序结果经分析表明均含有完整开放阅读框,同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3个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已知的猪囊尾蚴蛋白基因无同源性。结论本试验中所发现的基因均是猪囊尾蚴新基因,为进一步基因克隆、表达和鉴定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拟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对620例拟受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620例拟受血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8.71%、1.77%、0.16%、1.94%。结论:检测拟受血者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对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确保输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和钩端螺旋体感染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法检测VZV和钩端螺旋体感染者血清转氨酶水平.结果:40例VZV感染者中有23例血清谷丙转氨酶值升高,32例钩端螺旋体感染者中有21例GPT值升高,GPT异常率分别达57.5%和65.63%.结论:GPT值在VZV和钩端螺旋体感染者中异常率较高,在此类疾病中具有诊断和判断病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宫颈糜烂患者500例,由妇科医生留取标本,用麦克奥迪(厦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对标本行Feulgen染色后进行DNA定量分析系统自动扫描分析;对有异常者进一步作阴道镜检查或活检确诊。结果:500例中发现有异常者60例,其中1~2个异倍体细胞的36例,≥3个异倍体细胞的24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4例,宫颈炎19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15例,CINⅡ8例,CINⅢ11例,宫颈癌3例,DNA倍体分析系统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56/60)。结论: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可以作为辅助方法,对宫颈及其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圣芳 《安徽医学》2012,33(10):1296-1297
目的探讨Beckman LH75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假性降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用手工目视显微镜计数和涂片瑞氏染色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仪器法在对15 900人次血细胞计数时,对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1且临床无血小板减少的出血症状及体征的94例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手工计数进行复查,经复查发现有48例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现象。结论仪器法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应进行涂片镜检和目视显微镜计数,发现问题并采用相应纠正方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髓细胞学诊断和分型以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提高对MM的认识。方法:对32例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M患者可引起贫血、血涂片中红细胞的分布异常、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显著降低、蛋白尿等,根据骨髓片中瘤细胞形态可分为浆细胞型、幼浆细胞型、原浆细胞型和网状细胞型。结论:骨髓检查对MM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血常规检查、血涂片红细胞分布、ESR、血清蛋白测定等对MM的协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二者结合能够提高MM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乳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6例疑似乳腺结核患者行细针穿刺,采用瑞氏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查和抗酸染色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出率为62.5%,但相对特异性较低;抗酸染色检查阳性率为25%,特异性为100%.结论 瑞氏染色诊断乳腺结核灵敏度较高,相对特异性差,抗酸染色法检测乳腺结核阳性率较低,但特异性高,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有效地提高乳腺结核的诊断率,减少乳腺结核误诊率,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治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