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国办发【2009】43号《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中强调,尘肺目前仍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2009年11月1日起,我国新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以下简称09《标准》)开始实施,此标准是我国第四次对尘肺病诊断标准的修改和完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相似文献   
4.
嗜血细胞综合征也称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是指在某些疾病如伤寒、肝炎、结核、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黑热病等以及药物过敏反应时,一些患者的骨髓中出现较多吞噬性组织细胞[1],患者骨髓中可见到吞噬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组织细胞超过5%[2],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最近本院收治1例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其骨髓涂片中吞噬性组织细胞占有核细胞的8%.现将其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HIV和HCV这两种病毒传播途径相似,均能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途径传播。静脉吸毒是传播上述两种病毒的主要途径。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日益严峻,尤其是近年来新疆境内吸毒现象严重,HIV感染者迅速上升。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在1998年11月~1999年4月对乌鲁木齐铁路局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了HIV、HCV感染的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6.
左虹  王力民  唐瑾  木拉提 《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42-2144
目的了解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害程度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72名发电车乘务员进行血压、心电图、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血压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1.7%、55.9%、22.4%,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律的改变、左室高电压及电轴左偏、ST段和T波异常。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显示,接触噪声工龄10~19a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的检出率(12.6%)明显高于接噪工龄〈10a的检出率(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为18.3%,并且接噪工龄10~19a、≥20a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6~39dB的检出率(分别为22.5%、29.4%)明显高于〈10a的检出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13、5.53,P〈0.01和〈0.05)。结论噪声对发电车乘务员听力的损害随接噪工龄增加而加重,应重视该岗位作业人员血压在正常高值及纯音听阈在26—39dB范围检出率较高这一情况。应在隔音降噪、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防护方面做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7.
噪声作为铁路最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铁路行业中广泛存在。文章通过对某铁路驼峰车间减速器工区作业环境进行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噪声强度检测,对噪声产生原因、噪声设备布局、工作人员数量、工作路线、接触方式、停留时间、噪声强度,个人防护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岗位作业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职工健康提供了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及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损害程度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的18个运输生产单位的501名噪声作业者进行血压、心电图、纯音气导听阈检查。结果 501名受检者中血压正常检出率16.8%,正常高值检出率60.9%,高血压检出率22.3%;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23.1%,女性5.0%,男性高于女性;心电图共检查494名噪声作业者,正常444人,占89.9%;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在左室高电压及电轴左偏、ST段和T波异常、心律的改变;434名受检者中,听阈正常检出率81.6%,双耳高频平均听阈26~39 dB,检出率12.9%,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检出率5.5%;纯音气导听阈检查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检出率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20年接触噪声工龄的检出率(11.7%)明显高于接触噪声工龄0年~的检出率(1.8%)。结论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损害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而加重;重视噪声作业者血压在正常高值及纯音听阈在26~39 dB范围的检出率较高这一情况,是对接触噪声人员进行防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乌鲁木齐铁路局职业伤害的发生情况及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铁路企业职业伤害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企业10年间发生的职业伤害事故资料进行整理,探索职业伤害的发生规律。结果:10年间该企业职业伤害人数213人,死亡11人(516%),重伤9人(422%),轻伤193人(9061%),年均职业伤害发生率3598/105。伤亡人员平均年龄(4033±994)岁。男性176人,女性37人。系统分布以车辆系统、工务系统比例较高,作业岗位以钳工和乘务人员比例较高。个体相关原因是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伤害类别以操作事故、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为主。结论: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意识不强是职业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重点岗位安全教育,减少和杜绝职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本院收治1例脾脏不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乏力3月于2011年5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6 ℃,脉搏74次/分,血压130/80 mm Hg,呼吸16次/分,心、肺、腹阴性.腹部彩超显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白细胞(WBC)85.43×109/L,红细胞(RBC)5.1×1012/L,血红蛋白(Hb)153 g/L,血小板(PLT)1 062×109/L.血涂片:(1)WBC数量明显增多,以中幼、晚幼、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增生为主,占82%,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易见,各占5%和6%.(2)血小板呈大堆易见,形态未见异常.(3)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