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左翃  何国英 《四川医学》2002,23(5):481-48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之疾病 ,笔者搜集了我院 4年来 36例中青年人SAH的病例 ,分析探讨其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通过其临床表现、头颅 CT或腰穿证实为 SAH。36例中男 19例 ,女 17例 ,<2 0岁2例 ,既往体健 ;2 0~ 2 9岁 11例 ,占 30 .5 % ,既往史无明显异常 ,其中 1例有高血压家族史 ;30~ 4 0岁 2 3例 ,占 6 3.9% ,既往有心脏病史者 2例 ,高血压病史者 4例 ,高血压家族史者 2例 ,有≥ 10年吸烟史者 6例 ,平均≥ 15支 /天 ,3例有 10 + 年饮酒史 ,平均 10 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引流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和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适应症、禁忌症及其独特优点。方法共收集经此方法治疗的98例病人,应用自制锥颅穿刺工具穿刺血肿和侧脑室,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血肿和脑室出血。结果生存87例,死亡11例,生存率88.8%,死亡率11.2%。结论锥颅穿刺引流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和脑室出血快速、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左翃  何国英 《西部医学》2010,22(10):1815-1816
目的探讨以副肿瘤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以神经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占同期肺癌住院人数的2.27%(21/927)。误诊为肌无力综合征9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1例,多发性周围神经炎3例,脊髓炎2例,首诊误诊率为88.1%(19/21)。结论对有神经副癌综合征且年龄在45岁以上病人,应寻找有无隐匿性肺癌病灶,以减少肺癌的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邓有琦  李静梅  杨小华  严建东  杨荣东  左翃  何国英 《西部医学》2012,24(12):2334-2335,2338
目的对比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锥颅组100例于神经内科采取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治疗,开颅组106例于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血肿<60ml,术前GCS>7分者采用简易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或脑室引流术的病死率低于和预后优良率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其重要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本研究显示其并发症锥颅组明显低于开颅组,其中肺部感染锥颅组发生率(11%)低于开颅组(60%,P<0.05)。结论简易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术或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不但疗效确切,而且有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或避免了已有并发疾病的加重,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硫喷妥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英  左翃 《四川医学》2002,23(4):367-367
我院神经内科应用硫喷妥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4 2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83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 2例 ,男 2 6例 ,女 16例。年龄 14~ 79岁。应用硫喷妥钠时 ,发作持续时间 6~ 86小时。对照组 4 1例 ,男 2 4例 ,女 17例。年龄 12~ 7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按 1985年 10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 ,癫痫发作分类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为抽搐性持续状态。1.2 病因 ;治疗组 4 2例中查到明…  相似文献   
6.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V波反应阈应用于听力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26-3328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V波反应阈应用于听力测定的意义.[方法]对325例(594只耳)受检者及40例(80只耳)正常人进ABR V波反应阈及纯音听力测定.[结果]40例正常人V波反应阈下10~20 dB相当于其客观听力;325例(594只耳)受检者主观听力检测为中度耳聋66只耳(11%),中重度耳聋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男性脑梗死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按TOAST标准分型的各亚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于广元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作和复发性脑梗死男性患者共264例。通过搜集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记录辅助检查结果等方法,对各项研究内容分别予以赋值。同时按照TOAST标准将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按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出现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其中初发性129例,复发性135例。年龄在38~85岁,平均年龄62.15±12.26岁。两组间高血压、房颤、高脂血症、不稳定斑块、吸烟、年龄、低密度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ultipl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10,95CI%1.001-1.126,P=0.029)、高血压(OR=2.705,95CI%1.807-3.876,P=0.038)、房颤(OR=2.357,95CI%1.357-3.254,P=0.027)和高脂血症(OR=2.154,95CI%1.255-4.026,P=0.025)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按TOAST标准分型后,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型(SUE)最多见,且在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在复发性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最高。结论年龄、高血压、房颤和高脂血症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在脑梗死复发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1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非阿司匹林组,每组74例,分别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疗效看,阿司匹林组较非阿司匹林组联合终点事件危险下降82.2%(P0.01),主要终点事件危险下降63.0%(P0.05),次要终点事件危险下降99.2%(P0.01)。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上腹痛或不适、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及牙龈出血发生率阿司匹林组显著高于非阿司匹林组(P0.05);鼻出血、血尿、血糖降低、头痛、头晕发生率阿司匹林组与非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口服阿司匹林,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必要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减少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安全有效的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V波反应阈应用于听力测定的意义。方法对325例(594只耳)受检者及40例(80只耳)正常人进ABR V波反应阈及纯音听力测定。结果 40例正常人v波反应阈下10~20 dB相当于其客观听力;325例(594只耳)受检者主观听力检测为中度耳聋66只耳(11%),中重度耳聋101只耳(17%),重度耳聋172只耳(29%),极重度耳聋255只耳(43%);客观听力检测为听力正常167只耳(28%),轻度耳聋154只耳(26%),中度耳聋94只耳(16%),中重度耳聋76只耳(13%),重度耳聋55只耳(9%),极重度耳聋48只耳(8%);纯音听力测定与ABRV波反应阈符合158只耳(26.6%),不符合436只耳(73.4%),其中夸大聋269只耳(45.3%),伪聋167只耳(28.1%)。结论 ABR V波反应阈与纯音听力测定相结合,能估测出较为客观真实的听力,对识别夸大聋及伪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