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瘙痒是一个症状,多呈阵发性,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中,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发作时常瘙痒难忍,却多夜间加重,使患者难以入睡,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病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西医学常以抗组胺药,镇静剂,维生素和钙剂治疗,用药后能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甚至加重。中医学多责之于血热有风,或是阴虚血亏,治疗多以疏风清热,滋阴养血润燥法治疗,但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慢性腹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针刺与中药综合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60例患儿均恢复正常,每日均至少正常大便1次以上,大便质地成型,仅有2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才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通脉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1例符合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络痹并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扶正通脉胶囊,对照组服用络欣通,连续治疗28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74.51%)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5).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服药过程中及服药后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扶正通脉胶囊对气虚血瘀型、痰阻络痹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症状区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降低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但头汗出"一症在<伤寒论>条文中共九见,该症在六经辨证中很 有特征性和鉴别诊断意义,文章将其病因病机对比归纳为6个方面,认为"但头汗出"反映 了人体内阳邪、阳性、阳位的生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崔秀丽 《陕西中医》2006,27(10):1308-1309
古时“痰”本作“淡”,《脉经》、《千金翼》均作“淡饮”。淡与澹通,是水液摇动的意思,《说文》云:“澹,水摇也。”因此,这里所说的痰饮,当指淡饮,丹波元坚《杂病光要》:“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和阐述,严用和《济生方》认为:“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益,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从水与气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叶天士在总结前代治疗痰饮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治疗大法,迄今仍为临证所用,现代名医严德馨从“痰瘀同源”说,配合应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6.
我所从1983年组建,至今进驻老干部363户,现有住户275户.1998年度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先进干休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离休干部健康情况(疾病谱)变化.方法306名军队离休干部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组织有关专科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物理检查、生化、常规及有关特殊检查.结果对比分析1998年与1989年疾病患病率. 1989年体检306名,合计白内障患病人数135人,占44.1%,列第一位.1998年体检254名,合计冠心病患病人数176人,占69.3%,明显升居第一位.结论本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定期做好老干部的体检工作,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8 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屏风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金荞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配方颗粒中表儿茶素含量.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l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分离,乙腈-磷酸水(92:8,pH 3.00),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儿茶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3.6~340.8 g·ml-1.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荞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血清中T3、T4、FT3及FT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乙肝肝硬化组T3及T4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脏功能损伤的加重及Child-Pugh分级的增加,T3、T4、FT3及FT4水平逐渐下降.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甲状腺功能对评价慢性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