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农村社区蛔虫感染动态一年纵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未加控制措施干预下农村社区蛔虫感染与传播动态。方法 :由 6次横断面调查组成的一年纵向研究。结果 :当地人群感染率常年稳定在 60 %以上 ,但年内社区感染率与感染度 ( EPG)有显著性波动。年龄分层分析进一步表明 ,感染的波动仅在部分儿童具显著性 ,而在几乎所有成人组波动不具显著性。蛔虫在土壤内的发育率变化与年内月平均温度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该地蛔虫感染呈相对稳定的地方性传播但存在明显季节波动 ,此种波动与季节对土壤中虫卵发育的影响有关 ,儿童是构成社区蛔虫感染波动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医诊疗心肌梗塞的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素文  崔晓民 《光明中医》2008,23(3):331-332
1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无心肌梗塞的疾病,从临床症状分析,大致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心肌梗塞的病机是:本虚而标实。“虚”主要表现为阳虚、气虚、阴虚;“实”,主要表现为由虚而导致的痰浊瘀阻,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而造成本虚标实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测序方法,检测76例哮喘患者,73例正常人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型。结果 哮喘组人群IL-16 启动子区(-295T/C )TT,TC,CC基因频率分别为61.8%,32.9%,5.3% ;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3%、21.7%。正常组人群IL-16启动子区(-295T/C )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6%,35.6%,2.8%;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5%,2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江西汉族正常人群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与日本人群相似;IL-16启动子区-295T/C基因多态性与江西汉族人群哮喘无相关性。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6 基因多态性 哮喘  相似文献   
4.
白纹伊蚊幼虫自然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90年3月-1991年1月江西医学院校园内白纹伊蚊幼虫自然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资料,从数量动态和空间格局动态二者联系的整体观出发,应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分析了种群演变动态,获得了较合理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Teng)雌性成虫唾液腺抗原(SGA)对家兔进行人工免疫接种,在按常规方法免疫接种三次后,用中华硬蜱成虫进行感染(叮咬),分别观察唾液腺抗原接种组、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华硬蜱的吸血、生殖情况。结果显示,中华硬蜱叮咬唾液抗原免疫接种兔后其吸血量、产卵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大部分雌蜱不能达到饱食状态,蜱的吸血量较佐剂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下降61.48%和66.04%;中华硬蜱吸血时间略有延长,产卵量指数降低。并对蜱抗原免疫接种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抵抗力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家兔被二棘血蜱分三批进行叮咬、每次间隔1~2周。结果表明,初次叮咬后第二天外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开始升高,第四天达高峰;再次重复叮咬,嗜碱性粒细胞较初次叮咬仍有显著升高(P<0.01),但升高的时间、方式与初次叮咬略有不同。本文就该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引起.目前认为IL-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1].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和PCR技术初步探讨IL-1β基因启动子区域(-511C/T)和IL-1RN基因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人群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刺折针致腹腔肿物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5岁,间断性腹痛6年,近1年来右腹脐旁可触到包块,疼痛加重。1990年5月15日入院。既往史:15年前因腹痛在村卫生所针刺3次。体检:发育正常,右中腹脐旁可触到鸡卵大之肿物,移动性较差。B超提示:右中腹脐旁可探及55×45mm略强回声光团,境界不清,其后无声影。术前诊断:腹腔肿物。于5月1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与横结肠交界处一鸡卵大之肿物,并与腹膜粘连,肿物累及结肠致结肠壁肥厚,肠腔变窄。行肿物及结肠部分切除、结肠端端吻合。肿物重51g,色暗红色。术后取肿物标本切开时发现其内有长2.5cm变曲生锈的针灸针一枚。病理报告:炎性肿物。术后7天折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患者血清IgE的测定何钟梁陈德雄谭佩仪(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州510260)刘志刚崔晓民(江西医学院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室南昌330006)心源性哮喘是左心功能不全时产生的一种陈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哮鸣音;外源性哮喘是由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佐剂制备的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气道炎症治疗的疗效, 并探讨其免疫治疗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粒子治疗组(治疗A组)、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治疗B组)、PLGA -蒿属花粉治疗组(治疗C组).用蒿属花粉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致敏.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SCCS)中IL-4,IFN-γ的含量;收集BALF进行总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肺部组织学和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B、C组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轻,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显示,在BALF中,模型组的IL-4和IFN-γ分别为(88.71±6.82) pg/ml和(24.14±2.91) pg/ml,与之相比,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40.07±2.42) pg/ml和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 38.31±6.28) pg/ml的IL-4显著降低( P<0.01);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 63.69±8.0) pg/ml的IFN-γ显著升高(P<0.01);在SCCS中,模型组的IL-4和IFN-γ分别为( 81.02±12.5) pg/ml和( 34.12±4.64) pg/ml,与之相比,蒿属花粉粗浸液治疗组( 58.91±9.10) pg/ml和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 41.30±4.75) pg/ml的IL-4分泌显著减少( P<0.01) ;PLGA-蒿属花粉治疗组(82.50±5.63) pg/ml的IFN-γ显著增高(P<0.01).结论 PLGA -蒿属花粉纳米疫苗免疫治疗小鼠哮喘有良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