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中关村医院就诊的5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达标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50 mg,3次/d)和普罗布考(0.5 g,2次/d);对照组仅口服普罗布考(0.5 g,2次/d)。两组均随访2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时,减少或逆转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试验组另口服贝前列素钠.检测用药前后的BUN、Scr、24h UAlb、FBG、胰岛素、HbAlc等指标,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BUN、Scr、24h UAl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本组内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治疗前后两组间和本组内FBG、胰岛素、HbA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IB、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FIB、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考学生血压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3例血压增高的高考学生(血压增高组)和165例血压正常(对照组)的高考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血压增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血压增高组学生的性别构成(男/女)及有既往血压增高史者、外伤史者、学习时间>2 h/次者、每周运动次数<4次者、伴头痛困乏者、伴颈肩酸痛者、肥胖或超重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2/11、33.1%、13.5%、48.5%、58.3%、24.5%、13.5%和81.0%)与对照组(分别为125/40、1.2%、22.4%、35.2%、69.1%、35.8%、26.7%和3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外伤史与血压增高呈正相关,既往血压增高史、每周运动次数、体质指数与血压增高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考学生的血压增高与性别、外伤史、既往血压增高史、运动次数及体质指数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