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中学和大学教师嗓音疾病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观察,结合问诊和嗓音的客观检测。结果:患嗓音疾病的中学教师比率(78.31%)明显高于大学教师(21.69%)。其中,中学教师最常见的嗓音疾病是慢性喉炎(66%)和声带小结(28%)。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比较,嗓音检测参数声门噪声(N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教师的嗓音保健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防治教师嗓音疾病,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酶编码基因luxS对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生理特性及毒力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含有中间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两侧为luxS基因上、下游同源序列片段的基因敲除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SM 10(λpir)感受态细胞,利用接合法将质粒转入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通过抗性筛选、PCR和DNA测序确认嗜水气单胞菌luxS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野生株ATCC 7966和luxS基因缺失突变株生长速度、AI-2合成、胞外蛋白酶合成及生物膜形成的差异。结果嗜水气单胞菌luxS基因缺失突变株ΔluxS构建成功。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生长周期延长,基本丧失合成AI-2和胞外蛋白酶的能力;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生长24h时生物膜形成能力为野生株的14.5%,36h时生物膜形成能力为野生株的60.0%,突变株生物膜形成速度明显比野生株缓慢,结构更为疏松。结论 luxS基因参与调控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AI-2合成和毒力因子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luxS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中发挥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淋巴细胞补体受体的检查法曾使用EAC、酵母多糖的玫瑰花环形成法。但是,EAC的制备法较繁琐,又不易保存,因使用的是绵羊红细胞,所以还要考虑到与T细胞发生反应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用酵母作为指示细胞的方法,并对具有绵羊红细胞及补体两种受体的淋巴细胞(D细胞)的测定法也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的正副主任和护士长应实行招聘制度。这样就可打破干部的“终身制”、单位所有制,免除医院用人要论资排辈,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的弊端。实行管理干部招聘制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开创医院工作新局面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的好处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