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块的干预,观察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进展,从而达到防治脑血管疾病(CVD)的目的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 治疗组在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三精制药厂生产,20 mg/次,每晚1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查彩超,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等. 结果比较两组软斑块消退、软斑块数目减少、斑块稳定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能逆转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块的干预,观察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进展,从而达到防治脑血管疾病(CVD)的目的。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75mg/次,1次/d),治疗组在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三精制药厂生产,20mg/次,每晚1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查彩超,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等。结果比较两组软斑块消退、软斑块数目减少、斑块稳定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逆转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尹蔚群 《中外医疗》2013,32(4):181-182
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彩超征象。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122例,经过彩超检查及实验室病理检查,其中6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为甲组;6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彩超征象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彩超征象特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甲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2例,占甲组患者的86.6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5例,比例为75.00%;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0例,比例为50.00%;甲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特点为高阻力征象;乙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例,占甲组患者的8.0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例,比例为6.45%;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例,比例为4.83%;乙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微弱。对比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超检查可有效的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脑梗死患者59例及对照组56例,采集相关病史并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为71.19%,对照组为51.79%,脑梗死组各部位发现斑块比例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或P<0.01);两组颈动脉斑块均以混合斑最为多见,脑梗死组为61.02%,对照组为32.14%,两组混合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混合斑+软斑)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性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预测脑梗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