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片和曲克芦丁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脑舒通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1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川芎嗪联合丹参注射液组)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 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44例,进步30例,无变化8例,恶化0例,死亡0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6例,无变化12例,恶化2例,死亡0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治疗机制的研究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前沿领域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但具有较强的降脂作用,还具有特殊的降压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首钢医院石景山区金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86例,女94例,年龄57~ 75岁,平均64.3岁.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及分级.其中Ⅰ级高血压106例,Ⅱ级高血压97例,Ⅲ级高血压77例.28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140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12.5 mg,2次/d;吲达帕胺2.5 mg,1次/d;安慰剂维生素E0.3 mg,1次/d.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1001) 10 mg,1次/d;美托洛尔、吲达帕胺用法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变化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宋彦君 《中医药研究》2010,(9):1055-1057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片和曲克芦丁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脑舒通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