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部一起成人水痘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部暴发水痘进行调查,找出暴发流行原因,为预防该病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查看发病现场,对某部187名军人进行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VZVDNA。结果187名军人中15人鼻咽部分泌物VZVDNA阳性,发病率达8·02%。所有患者均出现典型水疱疹,其中发热6例(40·0%),感全身不适13例(86·67%),咽痛4例(26·67%),咳嗽、咳痰4例(26·67%),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10例(66·67%)。结论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VZV流行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忙得没空来体检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岁的健身教练黄先生来深圳市人民医院肝病门诊就医,他觉得最近身体出状况了:洗澡时摸到肚子里很大的硬包块,1个月内瘦了20斤,精神差。希望感染内科吴主任能帮他解开谜团。询问过程中知道黄先生母亲在20多年前因乙肝、原发性肝癌猝然离世,当时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金三莪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γ-IFN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金三莪、γ-IFN及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时,各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影像学变化,按非创伤性指标的肝纤维化疗效评估标准,评价中药复方金三莪抗肝纤维化疗效.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8%,与对照组(4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与γ-IFN组(81.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B超影像学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1);与γ-IFN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各项指标仍维持稳定,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金三莪能有效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疗效,与γ-IFN组相比抗肝纤维化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无γ-IFN所易致的发热、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波及全球。我国是高发区。新生儿期感染HBV后,大多数转变为慢性携带者。成人感染HBV后,大部分很快将病毒清除,少部分转变为慢性乙型肝炎或携带者,其中少数形成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已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极易引起慢性持续感染,其机制十分复杂.而T淋巴细胞是肝内最主要的炎症细胞。现将近年有关宿主T细胞免疫与HBV感染慢性化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宋仕玲  谭联英 《武警医学》1998,9(4):228-230
聚合酶链反应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传染科宋仕玲,谭联英,黄团新审校(武汉430061)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1](Polymeraschainreaction.PCR)是近年创建的研究核酸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C、D组分别为缬沙坦早期治疗组和治疗组。B、C、D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 ( 1次 /3d ,共 8周 )诱导肝纤维化 ,C、D组大鼠分别于第 1、4周予以缬沙坦 ( 2 0mg/kg ,每天 1次 )灌胃治疗 ,所有大鼠于第 8周处死。RT PCR检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与其受体(TGFR)ⅡmRNA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 β1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 ,肝组织H E染色及电镜检测病理改变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生化技术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 与B组大鼠比较 ,RT PCR显示经缬沙坦治疗 ,C、D组大鼠肝内TGF β1与TGFR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 β1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 ,TGF β1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大鼠肝组织TGF β1在C组与D组表达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经缬沙坦治疗后 ,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 ,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血清透明质酸酶明显降低 (P <0 .0 5 ) ,肝功能好转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1995-2000年某医院PHC患者249例的HBV-M、HBVDNA、AFP及肝功能等指标,并检测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中HBV-M阳性率为81.5%,HBVDNA阳性率47.0%;HBV-M阳性的PHC患者发病年龄多为31~50岁;以HBsAg、HBeAb和HBcAb阳性多见;癌组织中HBsAg和HBcAg表达率分别为35.7%和12.1%,癌旁组织中分别为66.3%和30.5%。结论:HBVDNA与癌组织中HBsAg和HBcAg表达关系密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PH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接种疫苗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最佳方法[1],一项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临床试验表明其对880例3岁以上受种者安全有效(参见说明书).为进一步科学准确地评价该流感疫苗的安全性,特对接种该疫苗的人群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