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2.
3.
结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与表观遗传、微生物环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相关。青蒿琥酯(ART)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衍生物,作为抗疟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有研究表明,ART可通过干预Wnt通路、线粒体通路、脂肪酸合成途径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结肠癌作用。现阶段运用ART抗结肠癌的临床报道较少,药物毒副作用研究尚缺,推荐剂量尚未统一。未来可从以上几点出发设计临床研究,规范临床用药标准,以期更好地将ART运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多围绕抗感染、液体复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但疗效有限,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疗法。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受多靶点调控的细胞炎性程序性死亡模式,与机体炎症的调控密切相关。大量证据表明抑制细胞焦亡可以显著控制脓毒症发展、改善脓毒症造成的器官功能损伤。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优势,近些年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的相关靶点治疗脓毒症方面可以发挥较好作用。本文旨在对近几年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探析,以期为未来探索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乳晕通道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优化甲状腺外科康复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17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58)与治疗组(n=59)。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外敷如意金黄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前3 d引流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术后疼痛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术后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均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术后两组皮下气肿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皮下气肿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出现皮下瘀斑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皮下瘀斑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均未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P 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经乳晕通道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费用较低,值得广泛推广,但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在顽固性便秘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6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顽固性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并发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Wexner便秘评分和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Wexner便秘评分、布里斯托尔粪便分析分数(BSF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促进顽固性便秘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满意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由感染等诱因发展而来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全球每年罹患人数冲破千万;其病理生理机制繁杂,常伴内毒素移位与胃肠道功能紊乱、炎性因子激活与免疫失调、凝血紊乱、多脏器功能受损等诸多机体失衡,且包含全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等细胞受损机制;其诊治难度大、预后差,是沉重的医疗负担。中医与西医对脓毒症的诊治都进行了长足的探索。由于抗生素耐药与激素滥用问题凸显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传递给医患双方的压力,使得西医在脓毒症诊治方面价值有限。祖国医学将脓毒症这一病证归于“温病”“伤寒”范畴。大承气汤为《伤寒论》中应对阳明腑实证的经典方剂,现代医学证实其具有在增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微生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抗氧化应激、降低炎症水平、延缓细胞凋亡等功效。鉴于以往理论基础及大量用药经验,医家提出用大承气汤复方联合西药在注重“整体观”的基础上对脓毒症开展“菌毒并举,标本兼治”等新的治疗理念,现已将该组方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就与大承气汤相关经典研究、最新发现及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确切表现为着手点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明确该组方辅助治疗脓毒症的机制、优势,并发掘其潜在功效,为今后其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更及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该院13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段分为传统经胸前入路腔镜手术组(TES组)及加速康复手术组(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应激指标。结果 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组,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明显低于TES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及超前镇吐等ERAS理念应用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外科领域中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但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白介素6(IL-6)、IL-8、sIL-2R在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93例为观察组,其中伴腹水患者49例,不伴腹水患者44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硬化不伴门脉高压患者71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CA199、CA125、IL-6、IL-8、sIL-2R水平。结果 观察组各血清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伴腹水患者各血清指标水平高于不伴腹水患者(P<0.05);ROC分析显示,CA199(AUC=0.743,95%CI:0.657~0.829)、CA125(AUC=0.771,95%CI:0.682~0.859)、IL-6 (AUC=0.720,95%CI:0.623~0.817)、IL-8 (AUC=0.761,95%CI:0.668~0.853)、sIL-2R(AUC=0.613,95%CI:0.514~0.713)均是预测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结论 CA199、CA125、IL-6、IL-8、s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结直肠癌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APS各剂量(0.25 g/L、0.5 g/L、0.75 g/L、1 g/L)组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PS对HCT-116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单丹磺酰尸胺染色检测APS对结直肠癌细胞自噬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PS对HCT-116细胞和结直肠癌荷瘤裸鼠肿瘤中自噬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LC3B、p62、p-PI3K、p-Akt、p-mTOR、PI3K、Akt及m TOR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PS对结直肠癌肿瘤中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的影响。结果APS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APS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而自噬抑制剂3-MA(2 mmol/L)不仅可减弱APS对HCT-116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也可减弱APS对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APS可上调HCT-116细胞及结直肠癌小鼠肿瘤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