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然而,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常导致治疗失败,故亟需可以控制结核病的新药或新剂型。装载抗结核药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抗结核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到被感染的细胞或病灶部位内,杀菌的同时,还具有缓释给药、减少给药频率、减少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纳米递药系统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病原菌感染宿主细胞一般都依赖细菌表面的特定分子(黏附素)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最初的吸附过程,其中细菌结合非胶原性黏附蛋白的黏附素分子主要包括两类:与纤连蛋白结合的细菌纤连蛋白结合蛋白以及与层黏连蛋门结合的层黏连蛋白结合蛋白.此文重点介绍了这两类黏附素的分子特点以及在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95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1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83例(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胸腔积液IP-10浓度,研究两组患者IP-10浓度的差异。 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浓度[196 855(4518~1 512 550) 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432(173~97881)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575.00,P<0.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82.14%(92/112),恶性胸腔积液组IP-10阳性患者构成比为6.02%(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0.4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中IP-10的诊断临界值为10 964 pg/ml,诊断敏感度为82.14%(92/112),特异度为93.98%(78/83),准确度为87.18%(170/195)。 结论 胸腔积液IP-10水平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程度的检测,以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的方向和观点,以及对结核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方法选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及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分别感染人的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模拟细胞体外感染的过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的分布,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水平的变化。结果H37Ra引起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引起的凋亡水平最低。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引起的死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H37Ra最低。结论毒力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刺激细胞后和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同,毒力越高引起的凋亡水平越低,毒力越低引起的凋亡水平越高;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是毒力越高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死亡水平越高,毒力越低引起的死亡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HBHA)与纯蛋白衍化物(PPD)的免疫作用比较,探讨HBHA的免疫保护作用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阴性对照者、潜伏感染者、肺结核患者,分离入选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为无刺激、HBHA、PPD刺激组,培养4d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结果HBHA刺激后3组产生的IFN—γ中位数分别为:49.5ng/ml、781.9ng/ml、341.8ng/ml,潜伏感染者产生的IFN-γ水平远高于阴性对照组,略高于肺结核组,HBHA特异的IFN-γ在不同治疗时间肺结核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HBHA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刺激潜伏感染者产生高水平的IFN-γ,潜伏感染者未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可能与HBHA的免疫保护作用有关,HBHA特异的IFN-γ释放反应有利于鉴别潜伏感染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肝素结合血凝素的免疫应答作用及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PPD(-)的健康对照、PPD(+)的潜伏感染者、肺结核患者,分离入选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天然HBHA刺激,培养4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HBHA特异的IgG型抗体。结果HBFIA刺激后三组产生的IFN—γ中位数分别为:49.5pg/ml、781.9pg/ml、341.8pg/ml,潜伏感染者产生的IFN-γ水平远高于健康对照,略高于肺结核。三组血清IgG抗体浓度吸光度的均值分别为0.212&#177;0.066,0.224&#177;0.076,0.285&#177;0.078。肺结核患者的HBHA特异的IgG抗体远高于健康对照及潜伏感染者。结论HBHA有较好的免疫原性,HBHA特异的IFN—γ释放反应有利于鉴别潜伏感染者。HBHA的抗体水平在结核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过去二十年间文献发表的中药治疗肺结核病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了从1997-2016年期间发表在中文期刊上且进入万方医学网收录的有关中药治疗结核病的论文报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将文献报道的相关组方数据输入后,依据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1998年以后报道的文献中共发现了172个药物组方,共包含257味中药,其中百部(47.7%)、白芨(34.9%)和麦冬(34.9%)使用频次最高,它们在超过1/3的现代中药方剂中有过使用。而组合出现频率超过了20次且置信度大于0.8的中药有13味,其中白芨和百部组合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麦冬和百部。抗肺结核组方规律的网络关系图中处于核心和复杂网络中心的是麦冬、百部和川贝母这三味中药。在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8个新处方。结论与传统药典中记载的抗结核药物组方相区别,现代刊物发表抗肺结核药物组方在重点药物使用频次、药物间的组合及其关联程度、提取的常用药对和核心组合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其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规范化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基因分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VNTR数据库,每个省优化一套VNTR位点组合,为我国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的4 116株MTB15位点VNTR(15-VNTR)基因分型。汉高指数(Hunter-Gaston Index,HGI)分析每个位点的分辨率。依据谱系流行特征,以分辨率高和稳定性强为原则,为各省设计一套VNTR优化组合(12-VNTR、10-VNTR、8-VNTR和5-VNTR),采用HGI和成簇率进行评价。结果 完成了涵盖率为96.36%(3 966/4 116)MTB完整15-VNTR图谱。发现QUB11b、MIRU26等7个高分辨率位点;QUB26、MIRU16、Mtub21、QUB11b在部分地区遗传稳定性差。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黑龙江省的最优组合为10-VNTR,其他各省的最佳组合为8-VNTR。结论 VNTR数据库的建立将推动全国范围MTB传染源的追踪;各省优化VNTR组合的推出有助于当地结核病疫情的监测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HPLC)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的突变,从而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耐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做出初步判断。方法提取试验菌株基因组DNA,扩增gyrA基因的氟喹诺酮药物耐受决定区(QRDR)核酸片段;分别与H37Rv标准株(或者含有单纯Ser284突变的临床分离株作为标准)的相应PCR产物混合、杂交后,利用WAVE核苷酸片段分析系统对各杂交产物进行DHPLC检测;序列测定结果与相应的DHPL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DHPLC检测的准确性。采用2mg/L的药物浓度进行氧氟沙星(OFLX)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1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OFLX的敏感性,通过比较药物敏感性和DHPLC检测结果,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利用DHPLC检测QRDR突变与序列测定具有同样的检出率(100%),两者都能够很好地检测QRDR突变。采用单纯含有Ser284突变的临床分离株代替H37Rv作为标准进行DHPLC检测,可以检测出除Ser284突变点外所有的点突变形式。在101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有49株对2mg/L OFLX敏感;52株耐受。52株耐药菌株中,有27株能够通过序列测定和DHPLC法得到准确判定。采用含有单纯Ser284突变的临床分离株作为标准进行DHPLC检测菌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更准确。结论DHPLC法是快速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碱基突变的好方法,但是碱基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耐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复杂的关系,因此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whiB7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耐受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药物刺激结核分枝杆菌后whiB7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除利福平刺激相应的菌株后。whiB7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外.其余药物的刺激均会引起结核分枝杆菌耐约株的whiB7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whiB7基因是对多种抗生素刺激发生反应的基因。推测whiB7的表达参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