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室泵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其基本病变在于心肌细胞本身。弥漫性心肌损害是产生泵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上可引起心排出量减少和组织灌注不足。虽然弥漫性改变仅见于少数严重患者,但如不在发病后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 30例正常老年人和 5 7例老年EH患者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水平。 5 7例老年EH患者应用缬沙坦 (2 9例 )或氨氯地平 (2 8例 )治疗12wk。结果 :老年EH患者GMP 14 0含量、PAI 1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0 1或P <0 .0 1) ,t PA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1) ;GMP 14 0含量与PAI 1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1)。治疗后 ,老年EH患者GMP 14 0含量及PAI 1活性均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 ,t PA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5 ) ,两用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老年EH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纤溶活性异常 ;缬沙坦、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3.
我院内科1979年5月至1984年2月曾对11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电复律治疗。所有病人均先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后换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共复律48例次,成功率58.3%。我们体会到电复律的成败与病因、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和电能量大小有关。本文还对电复律的时机选择、麻醉、血压调节和复律后的药物维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氨氯地平510mg)、阿司匹林Ⅰ组(氨氯地平+阿司匹林100mg,早晨顿服)和阿司匹林Ⅱ组(氨氯地平+阿司匹林100mg,睡前顿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血小板聚集率、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血栓素B2水平。结果3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上述观测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阿司匹林Ⅰ、Ⅱ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血栓素B2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血压降低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与用药时间无关,对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心肌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是控制心衰的常用药物。本组采用对照观察法,一组单用硝普钠15例;另一组30例合用硝普钠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两周。对比观察结果:硝普钠组15例中,有效9例,占60%,无效6例,占40%。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组30例中,有效27例,占90%,无效3例,占10%,表明疗效比较单用硝普钠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女性高血压病的特点,现将我院1985年2月~1990年10月收治住院的361例,与同期男性高血压病593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女性高血压病的特点。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经问诊、体检、实验室以及有关器械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CT等项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女性高血压病组年龄30~85岁,平均62岁;病史3~33年,平均18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40例 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2 0例 )和复方丹参滴丸组 (2 0例 )。疗程 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14 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及其抑制物 (PAI-1)水平。结果 两组 UA患者治疗后 GMP-14 0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t-PA活性显箸升高 (P<0 .0 5 ;P<0 .0 1)。复方丹参滴丸组降低 GMP-14 0和升高 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8.
观察60例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vonWilebrand因子(vWF)含量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关系。结果:EH患者血浆vWF及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Ⅱ期患者高于Ⅰ期患者;SOD/LPO比值低于对照组,但Ⅰ期与Ⅱ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SOD含量无明显变化。EH患者血浆vWF含量与LP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SOD/LPO比值呈负相关。提示脂质过氧化是EH内皮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左室压是否为影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的重要因素,将家兔5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结扎左室支、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结扎左室支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加LMR处理。结果,单用LMR或升高左室压加LMR均可使EECGST段抬高的平均值(ST↑)、ST段异常抬高的标测点数(NST↑)显著降低,使ST段抬高总值(∑ST)回降率加快,说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减轻;左室支结扎6小时时,心肌N-BT染色也显示心肌梗塞范围(SMI)明显缩小、残存心肌范围(SRM)增加,与没有LMR的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升高左室压的情况下施行LMR,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单用LMR组(P<0.05),说明左室压是影响LMR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心肌有炎症细胞浸润者称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感染也可累及心内膜、心外膜和心包,所以也称心肌炎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的确立至今已20余年.过去认为本病是少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现在发现各种年龄均可受累,有人还指出急性心肌炎可转为慢性心肌病.病原学目前认为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一)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 A 与 B、埃可病毒、鼻病毒;(二)虫媒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白蛉热病毒;(三)肝炎病毒 A、B;(四)狂犬病毒;(五)流感病毒;(六)副粘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Ⅳ、呼吸道融合病毒;(七)风疹病毒;(八)天花病毒;(九)腺病毒;(十)疱疹病毒:单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