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2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389例和高尿酸血症组83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诊室血压及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TG和尿酸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比例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等危险因素后,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OR=1.003,95%CI:1.000~1.007,P=0.045)及冠心病合并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OR=1.006,95%CI:1.000~1.012,P=0.042)。结论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冠心病合并脑卒中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总胆红素(TBIL)对老年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内科接受直接PCI的老年女性STEMI患者579例,分为CIN组48例和非CIN组531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TBIL水平。结果与非CIN组比较,CIN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肌酐、尿素、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eGFR、TBIL、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低TBIL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0,95%CI:1.217~1.834,P=0.024);年龄、糖尿病、基线肌酐、基线eGFR也均为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低TBIL是老年女性STEMI患者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TBIL可能有助于及早且准确地识别CIN高危患者,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脉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本研究观察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给与他汀调脂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110例未经治疗的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考虑基线LDL-C水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随机分为降压单药治疗组(氯沙坦50 mg/d,55例)和降压降脂联合治疗组(氯沙坦50 mg/d和匹伐他汀2 mg/d,55例),治疗周期共12周,在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均行Endo-PAT2000无创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观察血压、血脂和RHI变化,并检测肝功能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110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49.3±12.8)岁,其中男性54例(49.1%),基线LDL-C为(3.13±0.80)mmol/L。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基线血压无差异(收缩压145.2 ± 14.6 mmHg 和 144.6 ± 16.1 mmHg,舒张压84.7 ± 10.4 mmHg 和 84.3 ± 11.0 mmHg),在12周的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收缩压(136.5 ± 15.8 mmHg 和135.2 ± 14.9 mmHg)及舒张压(80.8 ± 9.5 mmHg和79.6 ± 10.2 mmHg)水平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单药治疗组TC、LDL-C、HDL-C、TG水平均无明显改变,联合治疗组TC、TG和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5%、32.9%和31.4%(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治疗前RHI无差异,分别为1.63(1.22-3.54)和1.60(1.19-3.47),在12周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RHI分别为2.48(1.76-4.93)和2.16(1.52-4.2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RHI水平要优于单药治疗组治疗后RHI水平(P<0.05)。两组之间基线以及治疗后ALT、AST水平无差异。结论 在降压基础上联合降脂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通脉养心丸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将584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292例)和对照组(29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片/次,2次/d)联合通脉养心丸(40丸/次,2次/d),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片/次,2次/d)联合通脉养心丸模拟剂(40丸/次,2次/d),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的一般情况、基线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相似(均为P>0.05)。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21.9%,对照组为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3,P=0.004)。同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超声心动图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且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值明显优于对照组[1.00(-6.00,9.00)比0.00(-9.00,7.00),Z=1.987,P=0.047]。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通脉养心丸可提高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7例和尿酸正常组154例。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肌酐、空腹血糖、TG、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高血糖及高TG血症比例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及TG与血尿酸呈正相关,而HDL-C与血尿酸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1.080,95%CI:1.035~1.127,P=0.000)和TG(OR=1.472,95%CI:1.021~2.122,P=0.038)是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密切相关,其中腰围和TG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例1:男,34岁。因头外伤意识不清1天入院。体检:神志欠清,意识恍惚。CT检查提示左侧颞顶部见条状高密度影,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略右移。右顶部颅骨内板下见线状高密度影。小脑幕区见高密度铸形。入院后行额叶开颅手术,见左颞极脑组织挫碎,清除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约70ml。术后患者清醒,肢体活动好,饮食大小便正常。术后第6天出现烦渴,多饮多尿,日尿量在12000ml左右。排除其他类型多尿,诊断尿崩症。应用双氢克尿塞口服治疗后,  相似文献   
7.
醉酒后外伤性颅内血肿救治2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2000-11以来收治急性乙醇中毒合并外伤性颅内血肿患221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栓抽吸导管可于置入支架前预抽吸血栓,可显著减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对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所获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也为深入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了新途径。随着对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物的局部炎症浸润、全身炎症活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门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34例,所有入选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并完成各项相关检查: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检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查、CYP11B2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基因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C-344T位点CC基因型患者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质量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11.46±0.97)mmvs (10.01±0.95)mm、(10.18±0.89)mm,P=0.000,(95.39±20.76)g/m2 vs (84.73±12.68)g/m2、(79.81±14.53)g/m2,P=0.000,(174.69±31.27)g vs (151.85±16.24)g、(146.08±19.08)g,P=0.00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服用降压药物种类、BMI、吸烟史、饮酒史、TG、TC、LDL-C、HDL-C、心率、血压及空腹血糖后,C-344T基因型与LVMI密切相关(P0.001)。结论 CYP11B2(C-344T)存在基因多态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瑞雪  延峰  孙希鹏 《武警医学》2019,30(12):1047-1050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02至2018-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322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66)与正常尿酸组(n=256)。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MPV与STEMI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PV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MPV、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等方面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PV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448,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MPV、SCr、BUN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均与血尿酸水平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OR=2.415,95%CI 1.681~3.470,P=0.000)为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TEMI患者的MPV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MPV可能是STEMI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