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癫痫的社区控制方案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培训过的乡村医生,采用单一苯巴比妥来治疗和管理惊厥性癫痫患者。1986年~1991年由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牵头,先后在我国四川省仁寿县、北京市大兴县、宁夏的吴忠市和山西泽州县的部分农村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水肿和血肿体积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NDS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N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P〈0.01);试验组患者的脑血肿及水肿体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能较好地抑制脑水肿、减少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指导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6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采用TM-2430全自动无创血压监测仪,监测组进行24 h血压监测.结果 100例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后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复查颈动脉斑块,尿微量蛋白及再发卒中发病率明显下降.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调整药物的时机及评价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某县两次癫痫流行病学调查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前后癫痫病人的治疗缺口有无改变。方法分别于社区干预前后采取以村为单位、整群抽样、上门面见的方法先后对某县A镇和B镇的各1万人进行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癫痫的治疗缺口由2000年11月的66.7%降至2004年11月的34.8%。结论通过社区干预,癫痫治疗缺口明显降低,但人们对癫痫的偏见仍然存在。对全民进行癫痫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癫痫的患病率以及治疗缺口(Treatment gap),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村为单位确定调查人群,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共调查10273人。凡初筛调查时确诊或可疑为癫痫者均经神经科医师再次访查确诊。结果本次调查共确诊癫痫患者60例,患病率为5.8‰。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3.3‰,年发病率38.9/100000.全部患者中有53.3%未治疗,25%的患者治疗不正规。活动性癫痫的治疗缺口高达61.8%。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癫痫患病率大大高于以往的报道数字,患者中约有2/3以上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应尽快制订合理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癫痫的患病率以及治疗缺口 ,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村为单位确定调查人群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 ,共调查 10 2 73人。凡初筛调查时确诊或可疑为癫痫者均经神经科医师再次访查确诊。结果 :本次调查共确诊癫痫患者 60例 ,患病率为 5 .8‰ ,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 3 .3‰ ,年发病率为 3 8.9/10万。全部患者中有 5 3 .3 %未治疗 ,2 5 %的患者治疗不正规 ,活动性癫痫的治疗缺口高达 61.8%。结论 :我国农村地区癫痫患病率大大高于以往的报道 ,患者中约有 2 /3以上没有得到正确治疗 ,应尽快制订合理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云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60-386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诊治过程中脑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在9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重症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要高于轻型和中型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率(88.89%)要高于CT/MRI检查(45.56%)和脑脊液检查(57.77%);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脑波的异常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过程中,其动态观察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过程、诊治效果以及转归情况等,不仅能够作为患者早期的诊断参考,同时也能为患者病情的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点了解通过社区干预前后癫痫病人的治疗缺口有无改变。方法分别于社区干预前后采取以村为单位、整群抽样、上门面见的方法先后对泽州县大阳镇和南村镇的各一万人进行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癫痫的治疗缺口由2004年11月的66.7%降至2004年11月的34.8%。结论通过社区干预,癫痫治疗缺口明显降低,但人们对癫痫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说明对全民进行癫痫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3年6月间保守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48例,全部经CT确诊。现对脑室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病人的脑保护作用.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BID 2 W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显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显效率4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方便实用,安全性较高,疗效好,它的自由基消除功能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