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关于小儿肝炎病因与临床分型及各年龄组分布情况的文献报道较少,而我市为肝炎的高发地区,了解小儿肝炎的病因分布对小儿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14例小儿肝炎的病因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腹水性质,将我院住院的1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90例,非SBP组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CT、IL-6和CRP,利用ROC曲线分析PCT、IL-6和CRP对SBP的诊断价值。结果 1)血清PCT在SBP组、非SBP组、对照组分别为(0.78±0.59)ng/mL、(0.18±0.16)ng/mL、(0.05±0.03)ng/mL,SBP组高于非SBP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非SB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L-6及CRP在SBP组分别为(87.89±43.33)pg/mL及(40.53±31.98)mg/mL,非SBP组分别为(41.90±25.38)pg/mL及(13.29±11.33)mg/L,对照组分别为(5.23±12.13)pg/mL及(3.13±2.24)mg/L,SBP组血清IL-6及CRP均高于非SBP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非SBP组血清IL-6及CRP亦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PCT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较IL-6及CRP在ROC曲线下面积大(分别为0.721及0.674)(P<0.05),而IL-6与CRP在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IL-6和CRP作为诊断指标来判断SBP,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63ng/mL、72.58pg/mL和38.87mg/L,所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90.1%、83.4%和88.2%,特异度分别为82.9%、76.3%和67.5%。结论 血清PCT、IL-6及CRP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以PCT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有无SBP分为SBP组(128例)和非SBP组(90例).对2组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hild-Pugh分级、腹水总蛋白和是否合并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SBP组血清TBIL高于非SBP组,血清ALB、PTA及腹水总蛋白低于非SBP组(均P<0.05);SBP组Child-Pugh C级、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分别为77.34%、12.50%及9.38%,非SBP组Child-Pugh C级、合并糖尿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分别为48.89%、3.33%及2.22%,SBP组均明显高于非SB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TBIL、Child-Pugh分级及腹水总蛋白进入回归模型,这3项指标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血清TBIL、Child-Push分级、腹水总蛋白是发生SB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替诺福韦治疗不同HBV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差异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172例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治疗之前对患者实施HBV基因分型,记录并对比治疗前与治疗24、96周时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和HBV-DNA定量,并对比不同HBV基因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172例患者中HBV基因型101例为B基因型,71例HBV基因型为C基因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两种HBV基因型的年龄、性别、ALT水平和HBV-DNA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种HBV基因型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24周时相比,治疗96周后两种HBV基因型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以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有所上升.结论 替诺福韦对B基因型和C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白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检测78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AB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与肝活检组织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为G1-G4级,纤维化分为Su-S4期。炎症轻重两组间PA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PAB逐渐下降,且S4及S0、S1、S2和S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AB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之间相关性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PAB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活动水平,并能较敏感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真菌,它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体内侵入性诊疗技术等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逐步升高。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也屡见报道,但新型隐球菌性腹膜炎的报道较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