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第一次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化疗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胃癌仍不应放弃再手术。我院对1990~2003年13年来,行再手术治疗17例,现对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再手术等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共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7~61岁,平均51岁。全部病人均为我院手术病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复发部位在吻合口13例,其中于侵出浆膜层4例,未侵出浆膜层9例;残胃4例。第一次治疗情况早期胃癌2例,进展期胃癌15例,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2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癌2例,高分化腺癌9例;第一次手术淋巴结转移者10例。…  相似文献   
2.
孔庆收  孔巧云 《消化外科》2005,4(5):363-363,378
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第一次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化疗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胃癌仍不应放弃再手术。我院对1990-2003年13年来,行再手术治疗17例,现对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再手术等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早期大肠癌检出率非常低,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突出,而大肠癌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急腹症结肠癌病人,常因起病急、就诊晚、病情危重、合并症、并存症多,造成较高的误诊率,严重影响患的预后,在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我院收治的23例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结肠癌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 (migraine)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 ,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 ,运用头穴透刺疗法、麦角胺疗法等 ,自1998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期间 ,对偏头痛 98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CD的改变及对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糖肾康治疗糖尿病肾病 (DN) ,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可以减少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 ,防止肾小球硬化 ,故在预防和治疗DN中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migraine)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运用头穴透刺疗法、麦角胺疗法等。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期间,对偏头痛98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CD的改变及对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后失语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症状,约1/3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本研究以中风后失语患者为对象,观察口服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EHF患者血清AST、LDH、CK-NAC、CK-MB的变化及意义苍山县人民医院(277700)高玉玺,孔庆娑,颜景祥,王善广威海市传染病院李萍,刘怡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多存在多脏器损害,且以心、肝、肾等损害明显。为综合评价患者心、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酱油和腐乳中致突变前体物—酪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酪胺对人体是1种有害的质,慢性少量摄入体内有形成内源性致突变物3-重氮酪胺的危险,已证明3-重氮酪胺在动物体内有致癌性,食品中的酪胺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酪氨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脱羧反应后形成的。1984年日本学者Masako,Ochiai,报道了酪胺是酱油中的1种主要致突变前体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脑血流量、脑内ATP、葡萄糖、乳酸量和脑水分含量为指标,分别观测针刺组与对照组在大鼠前脑缺血60min条件下,再灌注0min、10min、60min、120min各时间点上的数值变化,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组的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脑水肿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再灌注60min和120min时,减缓了由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引起的迟发性低灌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