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讨血浆置换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重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谢组病例内科综合治疗基本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异体同型等量血浆2000-3000ml,每周2-3次,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共治疗220次,症状、体征、肝功能和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愈好转率63.2%,对照组16.9%,差异显著。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是当今治疗重肝的重要手段,可提高重肝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胸腺肽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我科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25例,女5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28例,男性23例,女5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4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主要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腹水细胞数的基线水平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肝、支持和抗感染治疗,抗菌素根据腹水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方法 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2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进行Qol测量.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的SF-36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机能、机体活力、躯体不适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61±29,23±31,52±21,32±35,51±28,48±25,45±21,51±17,59±18)与对照组(83±25,82±36,76±19,84±30,82±20,62±23,73±26,76±25,76±9)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改善其心理障碍和社会机能,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淤胆型肝炎和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治疗组给与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熊去氧胆酸(尤思弗)25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采用f-J4氨酸钾镁针剂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观察症状、体征,并分别于2、4周复查肝功能,观察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乏力、腹胀、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的有效率、肝肿大回缩有效率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是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护理办法,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 回顾性总结146例手足患儿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对146例患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14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护士掌握手足口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淤胆型肝炎和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治疗组给与腺苷蛋氨酸冻干粉针剂10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熊去氧胆酸(尤思弗)250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针剂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观察症状、体征,并分别于2、4周复查肝功能,观察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血清结合胆红素(SC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乏力、腹胀、恶心、呕吐、肝区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的有效率、肝肿大回缩有效率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是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病例数有所增加,WHO统计报告当今全球有17亿人感染结核杆菌.现有结核病病人约3000万例,而结核病由于病程长,有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规则化疗或过早停药现象,常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