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采用Soave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 ,近来我们采用不开腹 ,经肛门一期根治术治疗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1 材料与方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6天~ 4岁。以病史、体征、肛诊和钡灌肛等初步诊断 ,选择其降结肠无明显扩张的病儿 ,常规消毒腹部及会阴皮肤 ,插尿管。肛门扩张后 ,缝 4针牵引线。在齿状线上 4cm处直肠后壁取全层活检进一步确诊。齿状线以上粘膜下注入肾上腺素盐水 ,以利于止血和剥离。在齿线上 0 2cm处环行切开直肠粘膜 ,剥离直肠粘膜 6~ 8cm ,见直肠肌层随粘膜牵…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 3例由于环形束带压迫远端回肠导致小肠梗阻 ,其中 1例合并先天性幽门肥厚。 3例均行束带切除 ,痊愈出院。病理报告均为脂肪血管纤维组织。病例报告例 1:男 ,3 6d。由于无胆汁性呕吐3d ,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入院 ,第 2d行幽门环肌切开术 ,术后病情不缓解 ,腹胀 ,并出现胆汁性呕吐 ,腹部平片见多处小肠气液平面 ,于术后第 3d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回肠末端有一环形索带绕过肠管起于肠系膜的背侧 ,止于肠系膜的掌侧 ,压迫肠管形成梗阻。例 2 :男 ,6岁。由于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和胆汁性呕吐 2d入院。腹部平片显示小肠梗阻。术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脐入路腹腔内幽门肌切开术是沿脐部环形皱纹作半周的皮肤切口,切口小、隐蔽,愈后不易被发现。是目前新开展的具有微创和美观两大特点的手术入路。方法我院自2001年以来共治疗9例患儿,开腹后,在肥厚的幽门表面缝两针牵引线,在腹腔内完成切开幽门肌的操作,克服了多数幽门不能牵出腹外的问题。结果9例患儿,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43d。术后2-3d出院。平均住院3.5d。无一例术后并发症。术中无1例粘膜破损及切口延长。结论 经脐入路腹腔内幽门肌切开术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Swenson和Bill在 194 8年首先报道了经肛门拖出术治疗本病。196 4年 ,Soave报道了直肠内拖出术 ,后来Boley对此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 ,成为现在临床常用的Soave术 ,但仍存在某些情况下直肠粘膜剥离困难 ,保留过多肌套可能会出现某些机能障碍。1992年以来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手术方法 ,缩短了保留的肌套 ,同时也减少了术中出血 ,缩短了手术时间 ,并取得了初步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4 6例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 7d~ 8岁 ,其中小于 1个月的17例 ,4岁以上的 4例。…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9岁,因全腹胀痛、低热、乏力3个月入院,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拟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行抗结核治疗45夭,症状无明显好转,转来我院。1年前因左侧鞘膜积液行左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查体:T37.5℃,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叩诊浊音、肠鸣音弱、双侧阴囊内触及边界不清、质软余条样肿块、透光试验阳性、辅助查:WBC8.3×10~9/L,ESP16cm,“B”超示腹腔囊性占位。 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整个大网膜布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葡萄样囊肿、并累及到膈肌、  相似文献   
6.
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小肠粘膜NOS和血清NO、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精氨酸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抑或有害作用尚有争议 [1 ]。本研究模拟小肠移植中移植物冷灌注和保存及再灌注过程中应用精氨酸 ,并观察其对模型血清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肠粘膜 NOS水平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本地白色杂种猪 1 0头 ,3~ 4周龄 ,雌雄不拘 ,体重 4.5~ 7kg。由南京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头。1 .2 模型制作方法 动物施术前禁食 2 4h,自由饮水。术前 3 0 min肌注阿托品 0 .0 2 mg/kg、氯胺酮2 0 mg/kg。动物麻醉后 ,用 0 .2 5 %硫喷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