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肌质网钙ATP酶(SERCA2)表达和功能的改变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7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力衰竭组和缬沙坦组各9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力衰竭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SERCA2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左心室质量指数【(1.32±0.06)vS(3.61±0.09)g/kg】、左心室舒张末压【(-0.50±1.05)vs(23.00±2.37)mmHg)】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7.83±3.58)%vs(17.38±3.13)%】及左室射血分数【(72±5)%vS(38±6)%】明显降低(P〈0.05);与心力衰竭组比较,缬沙坦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降低【(2.07±0.14)g/kg;(2.17±0.72)mmHg;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33.8±2.9)%;(65±4)%;P〈0.05]。心力衰竭组SERCA2的表达【(0.69±0.04)vS(1.02±0.02)】和功能【(54.4±7.9)%w(95.5±2.1)%】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缬沙坦组SERCA2的表达和功能显著高于心力衰竭组[(0.91±0.02);(81.7±4.9)%;P〈0.05]。结论缬沙坦长期干预,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心脏舒缩功能,可能与增加SERCA2的表达和提高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氧磷酶-1的19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Glu-Arg19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联反应限制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49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病人及49例正常人PON-1的19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颈动脉斑块病人的PON-1QQ、QR、RR基因型的构成比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30,P〉0.05)。结论PON-1的92等位点基因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8岁。因头痛、左侧肢体发作性紫绀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无诱因出现双侧颞顶部头痛,呈持续性搏动性钝痛并加重,伴左侧上下肢苍白、冷凉,手指及足趾末端明显紫绀,自述有肢体麻木感,口服去痛片2片,西比灵10mg后缓解,但第2天重复出现上述症状。体温36.0℃,脉搏76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表达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14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心衰组各7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于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SERCA2的表达和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心衰组SERCA2的表达和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心肌SERCA2的表达和功能降低可能是心力衰竭发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研究表明,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的异常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发展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因素可以调节SERCA2的活性,最主要的是受磷蛋白的调节。而受磷蛋白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分别由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调控。目前国内少见关于心衰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变化的报道。本实验通过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制备家兔心衰模型,进而观察心衰时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的变化,从而探讨心衰的部分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PON是一类芳香酯酶,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羧基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由于目前用于检测该酶活性的最常用的底物是对氧磷(parason),故该酶命名为对PON。近年的研究表明,PON除能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外,还参与抗脂质过氧化,在一些氧化应激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活性以及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心力衰竭系指经正规的心力衰竭治疗(包括病因、诱因和对症治疗)后,治疗反应差、症状持续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其预后差。治疗一直是临床上很棘手的问题。笔者所在科采用硝普钠、多巴胺合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与电子标准化病人(ESP)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医学毕业生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GMER的临床医师。方法:从2003-2005年来院实习的临床本科生中选取30名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其余22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与考核,通过成绩比较与问卷调查,评价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病史采集、全身查体、技能操作和与病人沟通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病历书写无差异性(P〉0.01);SSP与研究组在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SP与ESP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部分缓解了临床资源不足的矛盾,为岗前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对临床教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