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7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50例,对持续性胸痛伴(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 2例,UA2例)行急诊PCI;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病情平稳1周后行PCI。结果:对70支罪犯血管进行PTCA术后置入81枚支架。49例患者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1例术后2个月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经支架内再支架置入术后随访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老年ACS患者及时进行PCI可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安全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出院1年后随访,调查患者的居家药物治疗和各项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主要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出院时间为1年的患者,对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各项危险因素(血压、心率、血脂、血糖)控制情况、改善预后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患者用药依从性等。对药物重整过程中发现的用药相关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70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为61.43%,心率达标率为50.00%,血脂达标率为31.43%。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90.00%、47.14%、57.14%、84.29%。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比37.14%。患者主要的用药相关性问题为:需要增加药物治疗、不必要的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太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或存在导致ADR风险。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脂达标率、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比均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P<0.05)。结论 急性冠...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7例尿毒症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价值.方法:7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50例,对持续性胸痛伴(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 2例,UA2例)行急诊PCI;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病情平稳1周后行PCI.结果:对70支罪犯血管进行PTCA术后置入81枚支架.49例患者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1例术后2个月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经支架内再支架置入术后随访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对老年ACS患者及时进行PCI可获得良好效果,临床安全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37例尿毒症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本院收治的A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AD病人中大多表现胸腹及腰背部疼痛,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均通过影像学方法而确诊。结论AD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其他系统损害,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象(MRI)、X线平片等检查具有极大诊断价值。总结AD的诊断要点,提高AD的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0年5月至2005年4月,我们共收治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运动试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存在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病人是否诊断冠心病?认识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只能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了运动试验诊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病人416例,男性按年龄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女性为一组。分析病人基本情况,运动试验参数,与冠脉造影(CAG)对照。结果 CAG阳性病人血压、血脂比阴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心脏变时功能不全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不能单独诊断冠心病.应结合病人性别、年龄及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其优越性。方法:将46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组(观察组)20例,与传统的经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组(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操作成功率相似,均能获得满意的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缓解心绞痛的效果两组无差异: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性事件;但观察组可缩短手术时间34.87%,减少X线曝光时间26.76%,减少造影剂用量35.80%,降低治疗费用27.62%。结论: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的经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学者报告,慢性缺血性。肾病可能是中老年人(尤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多年来已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但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肾病,其发病的普遍性和病情的严重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时给予。肾动脉造影,以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肾动脉狭窄(RAS)的情况,并评价临床因素对RAS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