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牙髓腔大小、根管的长短和途径、附孔及侧循环的分布等牙内层解剖,只有对病牙进行透明处理以后,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右肾肿瘤伴出血,尸体解剖检查(尸检)确诊为肾PAN伴多发性肾动脉瘤,并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病例.结果:尸检见左肺上叶灰白色明显实变区,右肾区见一巨大肿物,右肾明显增大,后方有出血;显微镜下见大量心肌细胞断裂,双肾多发性中等动脉瘤.结论:本病症状涉及多个系统.应注意与重型过敏性紫癜、慢性肾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收集1202例肾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黏膜新柏氏TCT细胞学病理诊断19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支气管黏膜细胞病理学检查是对支气管早期病变进行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柏氏TCT(The thin prep PAP cytologic teat,TCT)液基超薄技术是近年细胞学检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宫颈和体液的细胞学病理检查中。我科将其运用于支气管黏膜细胞学197例检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细胞病理学诊断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简称TBS)报告系统,产生于1988年12月,并于1991年4月和2001年5月先后2次进行修改和补充。目前我国使用的是由马正中、刘树范等细胞病理学家提出并推广应用的改良TBS报告系统,得到全国细胞病理学界的欢迎和支持,并很快应用于临床。而在TBS报告系统中提出争议问题最多的是有关ASC(atypical squamous cells,简称ASC)和AGC(atypical glandulax cells,简称AGC)的提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耐药基因特征与CEA,nm2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耐药基因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170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CEA,mm23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免疫组化检测观察:5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CEA均呈阳性(100%),nm23表达43例(81.13%),GST-π表达38例(71.69%),P170表达11例(20.75%);GST-π与CEA,mm2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P17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在印戒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印戒细胞癌CEA分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GST-π与P170负相关提示在印戒细胞癌中两种耐药基因表达具有不均一性,二者与nm23表达的关系不同,可能与CEA高度活性致组织转移抑制状况降低,加速癌细胞浸润转移,诱导产生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7.
乳腺透明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4岁。发现左乳房外上象限无痛性包块3年,质硬,边缘尚清,活动度欠佳,近几个月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并伴有轻微压痛,于2000—11—22行左乳腺癌根治术及左腋下淋巴结清扫术送病检。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3岁,主因"右髋部疼痛1个月,加重伴活动受限"于2007年1月9日收入我院,此前患者于2005年5月因头痛、经常昏倒,于其他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以"颅内占位"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胶质瘤,此后又因胸部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肋软骨炎,未做特殊治疗,2006年3月开始出现癫痫,以苯妥因钠治疗,每于癫痫发作时给予10 mg安定注射.  相似文献   
9.
胃印戒细胞癌组化、免疫组化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的组化、免疫组化特性与超微结构特征的相关性,为胃印戒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AB-PAS组化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分泌三种粘液:肠型酸性粘液、胃型中性粘液和混合型粘液,并可同时见于癌组织的不同区域中。本组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EA均呈强阳性。癌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5例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例肿瘤发生在腮腺,1例发生于左颌下腺.其中1例继发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包块,活动度差,伴有疼痛.组织学特点:涎腺组织中淋巴组织及纤维组织增生,淋巴样间质中见上皮样肿瘤细胞团呈片状、岛状、条索状和巢状浸润,淋巴细胞呈多少不一浸润肿瘤组织,肿瘤细胞核呈泡状,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瘤细胞AE1/AE3(+),EMA(+),p63(+),CK5/6(+),S-100(-),SMA(-),Vimentin(-),LCA(-),肿瘤间质淋巴细胞表达CD3(+)或CD20(+);原位杂交检测,瘤细胞EBER(+).结论:涎腺的淋巴上皮癌作为独立的肿瘤实体,有其特征,免疫表型呈AE1/AE3(+),EMA(+),p63(+),CK5/6(+),需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