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第四次全国临床心电学学术研讨会纪要由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和《临床心电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临床心电学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4月8日至12日在黄山市召开。会议收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术论文740余篇,到会代表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常规心电图对10例完全性房室阻滞伴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心电图表明:①3例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及心室两个部位,逸搏QRS波呈宽、窄交替;②3例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交替出现左、右束支阻滞形逸搏QRS波;③3例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阻滞,逸搏心律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交替出现左、右束支阻滞型的逸搏QRS波;④1例表现为两个以上起源部位的逸搏,可见多种形态逸搏QRS波;⑤5例伴不同程度室性融合波,出现中间形态的QRS波。结论确定双重及多重逸搏心律的心电图诊断,对估计阻滞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逸搏QRS波形态多变的原因.方法 通过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对12例QRS波形态多变的逸搏及逸搏心律图形特征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类,根据QRS波形态学特征以及QRS波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起源及心电异常,从而明确其产生原因.结果 导致逸搏QRS波形态多变的原因包括:①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起源;②伴有时相性和非时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转运行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因ST段抬高性的AMI收住外院,并转运至我院行急诊直接PCI的患者,按照发病至开始转诊的时间分为早期转运组(<6 h)、延迟转运组(6~24 h)和晚期转运组(24 h~1周).观察各组转运安全性、急诊PCI术成功率和1个月随访期间左室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83例AMI经急诊转入我院接受PCI患者中,早期转运26例,延迟转运39例,晚期转运18例.转运过程中除早期转运和延迟转运组各有2例(分别占7.7%和5.1%)发生心绞痛症状外,各组均无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急诊直接PCI术,各组开始转运至球囊扩张时间均在180 min左右.早期转运组PCI成功率为92.3%,延迟转运组为89.7%,晚期转运组为94.4%,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1个月内随访,早期转运组无心脏事件发生;延迟转运组4例(10.3%)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其中1例(2.6%)在1个月内因心力衰竭死亡;晚期转运组3例(16.7%)发生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好转出院.3~4周超声心动图示早期转运组左室射血分数为53.2%±9.7%,明显高于延迟转运(48.6%±8.2%,P<0.05)和晚期转运组(43.1%±10.3%,P<0.01).结论 AMI后不同时间对经选择的患者采取转运直接PCI是安全的,且早期转运PCI的疗效明显优于延迟或晚期转运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遥测心电监护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遥测心电监护实时监测记录的13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心电图。结果 13例患者发病时心电图均伴一过性ST段抬高,幅度3~15mm,持续时间2~15min,有2例表现为巨"R波"型抬高,1例合并缺血性J波,1例合并继发性QT间期缩短,6例伴不同类型心律失常。13例患者经及时处理均未发展为心肌梗死。结论遥测心电监护可实时观测变异型心绞痛发病时的心电图改变,对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以及减少严重心脏事件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极短联律间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唐宝龙患者女性,50岁。早晨起床后频发昏厥及反复抽搐已3小时,急诊入院。既往健康,无家族史。在查体时患者突然两眼上翻、意识丧失及四肢抽搐。除听诊心律不齐外,无其他异常发现。入院后即刻心电监护。见图1上联示...  相似文献   
8.
徐薛芬  唐宝龙 《安徽医学》2012,33(3):380-38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1岁。因"发作性精神异常2 d"入院。患者d前于凌晨4点左右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呆坐凝视,胡言乱语,易激惹。2次发作均于凌晨睡眠中起病,持续0.5 h左右缓解,发作间歇期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疾病史。入院后精神异常发作间歇期查体:神经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及其变化值,应用于早期评估机械通气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I型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并成功脱机的患者,记录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6小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机械通气时间。计算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变化值,比较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变化。并按机械通气平均时间划分为小于平均时间组A组和大于平均时间组B组,进一步比较组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差异。结果 38例患者机械通气6小时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心率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机械通气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6小时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机械通气前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变化值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三分支阻滞中的左后分支内A型交替性文克白现象“时志城,唐宝龙交替性文克白周期为分层传导阻滞现象的一种常见类型,可发生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但以房室交接区为最多见;而发生于束支或分支内者较罕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因胸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