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性及其与腺癌共存的现象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诊断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I-NENs)的患者21例。总结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结果等资料,并探讨GI-NENs与腺癌共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入选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54.48±12.44)岁(33~70岁),发病部位为直肠17例(80.9%),胃2例(9.5%),后腹膜1例(4.8%),乙状结肠1例(4.8%)。病理结果显示,免疫组化CgA阳性6例(28.6%),Syn阳性20例(95.2%),AE1/AE3阳性13例(61.9%)。G_1 17例(80.9%);G_2 3例(14.3%);G_3 1例(4.8%)。其中胃腺癌与NENs共存1例,乙结肠腺癌与NENs共存1例。结论 GEP-NENs常见于直肠,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发病多,恶性程度低,肿瘤多呈Syn、AE1/AE3阳性,后肠NENs多不表达CgA。NENs与腺癌共存现象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医科大学学生十年门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1]的疾病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我们收集了北京医科大学1981~1990学年期间的学生疾病资料,对病因种类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指导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1材料和方法本调查门诊病例来源于1981~1990年本校医院病历档案,由专人负责查阅病历。按新发病例次数占学生人数计算发病例次率。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2结果和分析2.1大学生十年发病情况1981~1990年在校学生累积数为14488人,新发病46408例.总发病率为32032%,即平均每人每年发病32次。除1981年和1989年发病率偏低和1988年发病率较高外,其余年份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嘉定区胃癌患者在选择就医至确诊为胃癌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接受外科胃癌根治术患者共589例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的主诉、学历、有无医保、常住地址、发病年龄、就医后选择是否为胃镜检查方式对患者确诊为胃癌的影响。并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9例患者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存在报警症状(即主诉)及常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距离)(P 0. 05)。患者来院就诊后选择下一步接受胃镜检查,或是坚持服药缓解症状,则与患者主诉、是否有医保、常住地址、发现症状及时就医与否有关(P 0. 05)。患者首次就医至确诊时间的长短,与患者的主诉、常住地址、就医后是否选择胃镜检查方式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诉(OR=1. 550,95%CI:1. 346~1. 784)、有无医保(OR=1. 942,95%CI:1. 023~3. 686)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危险因素。而发病年龄(OR=0. 970,95%CI:0. 947~0. 994)、常住地址(OR=1. 699,95%CI:1. 519~1. 943)、就医后选择方式(OR=1. 010,95%CI:1. 052~1. 128)是胃癌确诊及时性的保护因素。结论患者出现症状、就诊、确诊为胃癌的及时性,与患者有无医保、不适主诉、常住地址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检测在鉴别胆管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1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30例胆管良性病变患者及10名健康人的血清PGRN、CA19-9、CEA、AFP。结果:血清PGRN、CA19-9、CEA水平在胆管癌患者、胆管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中依次降低(P<0.01)。胆管癌患者及胆管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AFP较正常人均明显升高(P0.05)。PGRN鉴别胆管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最高(83.87%),而CA19-9的特异度最高(100%)。联合检测采用并联试验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效能。结论:PGRN有作为胆管肿瘤标志物的潜力,与CA19-9、CEA、AFP联合检测可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2岁,因腹胀、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反复发作半年余,于2011年6月30日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患者于2010年12月开始出现腹胀、腹痛,同时伴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停止,反复发作5~6次,每次发作前1周左右排便次数减少,粪便成形,色黄.在外院辗转治疗,均诊断为病因不明的不完全性肠梗阻,予抗炎、补液、灌肠治疗后症状改善.发病期间无发热、呕血、腹泻、头晕、乏力等表现,发作间期粪便成形,色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结直肠进展期腺瘤(advanced colorectal adenoma,ACA)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特点,探讨影响其漏诊及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共纳入符合条件的ACA 835枚,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检出ACA基数、大小、形态、位置、肠道准备情况,初步了解中青年(≤60岁)及老年(>60岁)患者的ACA特点,探讨其漏诊及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漏诊的中青年ACA中,性别、肠道准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肠道准备欠佳者易出现漏诊情况(P=0.001、P=0.000),而肠镜ACA基数、大小、位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发的中青年ACA中,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漏诊的老年ACA中,男性、多发ACA、扁平或宽蒂的结直肠ACA、肠道准备欠佳者易出现漏诊情况(P=0.002、P=0.023、P=0.001、P=0.000),而ACA大小、位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发的老年ACA中,同中青年ACA,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而肠镜ACA基数、大小、形态、位置、肠道准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CA的漏诊及再发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OR=0.608,P=0.007)、性别(OR=2.553,P=0.000)、Boston评分(OR=0.464,P=0.000)是影响ACA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OR=1.589,P=0.018)是影响ACA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越大、男性、肠道准备差会导致ACA的漏诊,而男性ACA的再发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结直肠息肉具有共同的发病因素,研究两者间的关系有助于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目的:比较合并NAFLD与非NAFLD结直肠息肉患者息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的结直肠息肉患者673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息肉分布部位、数量、形态、大小、病理学诊断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多发性息肉占比较高,直径1.0 cm以上的息肉和含绒毛结构的进展期腺瘤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息肉分布部位和息肉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NAFLD组直径1.0 cm以上的息肉占比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FLD对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存在一定影响,此类患者的息肉具有体积大、多发性、进展期腺瘤发生率高的特点,因此临床上应重视NAFLD患者的结肠镜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急性出血的临床诊断,分析PHG的病因、内镜下特点和治疗后转归。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196例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症)出血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内镜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 196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中,内镜诊断为PHG 67例(34.2%),其中轻度PHG 49例(25.0%),重度PHG 18例(9.2%)。经内镜检查证实,5例重度PHG(2.6%)为本次出血的直接原因,13例重度PHG(6.6%)为本次出血的原因之一。所有重度PHG出血患者经血管活性药物及内镜治疗后,急性出血均得到控制。结论: PHG在门脉高压症患者中并不少见,轻度PHG一般不会出血,但应注意其临床演进;重度PHG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广泛樱桃红样出血红斑及弥漫性出血性胃炎,可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各种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其出血。  相似文献   
10.
正病例: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腹胀伴呃逆数月于2016年9月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2016-09-29胃镜检查示距门齿约25 cm食管3点钟方向见憩室样结构,憩室中央有息肉样隆起性病灶,大小约1.0 cm×1.0 cm(图1A),活检病理示炎性息肉伴鳞状上皮轻度增生。2016年12月拟行内镜治疗时于距门齿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